()第3章:虎心吉林
把吉林说成是虎的心脏,从哪个角度说都非常合适。
你看它,前有辽宁虎头,后有黑龙江虎尾。既无出头露面之风险,又不用担心屁股挨打之疼痛。身处中间地带,前后皆有屏障,足可以过上悠哉游哉的日子了(图605)。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处在这个位置上的吉林,看似安全,但活得并不轻松。
因为,凡是心脏,其负担总是十分繁重的。
虎的心脏,既要体现虎的生命力,又要给虎以足够的动力。多少年来,吉林正是这样,默默地承担了为东北大地提供动力的重要任务。
吉林能够担当这一重任,得益于它独特的地理特点。它的东南部,是总面积阔达19万公顷的长白山区;从高高的山坡漫下来至中部,便是肥沃的黑土平原了;再往西去,一马平川,天苍苍,地茫茫的草原出现了。
长白山,这座雄伟、壮观、神奇的山脉,是东北三省的制高点,也是东北的制冷点,水之源。多少年来,它不仅用自己白色的浮石和积雪造就了美丽的银色世界,而且还以它丰厚的水源孕育了一条条漫长的河流。冽冽的泉水顺山而下,流经于黑土地就形成了条条江河与片片湖泊。人们在水流湍急之处安装上一套套机组,就出现了星罗棋布的水力发电站。
丰满水电。东北人一提起这几个字,既感觉得意,却又略显些苦涩。然而,正是它,通过一条条穿山越岭的高压线,向东北城乡输送了无限的动力与光明。
初来东北,看到穷乡僻壤处都能用上电,心里非常羡慕。这时,老百姓就会自豪地告诉你:这电,是从丰满那儿发出来的。
实际上,就目前而言,丰满的电力对于吉林这个动力大省,已经是冰山一角了。“一汽”、吉林油田、吉林石化等大型企业的崛起,为东北三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前进中的无穷力量,也支撑起了吉林经济的半壁江山。
吉林经济的总量,目前还暂居东北三省末端。2003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500亿;然而,这并不证明吉林经济落后;相反,它在改革开放方面的程度,并不亚于辽宁和黑龙江。
第一汽车制造厂,这个光辉的名字曾经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标志。市场经济来临之后,它没有固步自封。近几年,它外联日本丰田,内牵天津夏利;后来,干脆把德国“大众”的工程师们请到工厂里来,当上了他们的车间主任。
当我走在“一汽”厂区的公园里时,看到一个个德国男女在那儿悠闲地散步,禁不住吃了一惊:“‘一汽’,敢情是如此开放啊!”可是,随行的朋友笑一笑,“这有什么?这里的外国人很多呀!”
记得辽宁有一位省长批评一些不开放的企业时说:“你们天天喊开放,厂里连个外国人也看不见,这算什么开放?”
开放的国企就在这儿,然而,却不见他们轰轰烈烈的炒作和宣传。
莫不是省领导对此视而不见,或者是对自己的优势别有思考?
当我走进长春美丽的街市时,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长春的城市规划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它的综合环境资源已经在全国排名第一位了。可是,当我坐了出租车沿街巡视时,却没有看见那些个拥挤不堪、令人目眩的高楼大厦。
宽阔的街道,古色古香的飞檐建筑,郁郁葱葱的树林,气派非凡的门脸,让长春成了一处让人感到温馨的花园。
当然,在热热的城建浪潮里,这儿也不时地会竖立起一栋栋高耸云端的摩天大楼来。然而,这些摩天大厦似乎不愿意挤在一起凑热闹。它们避开了城市中心的热地,往往在平适与缓坦之处突地拔起,让人更觉出了它们的壮观、挺拔与高大。
吉林啊,你是个有文化品格的省份!
是啊,论工业规模,它赶不上辽宁;比农业地域,它落后于黑龙江;纵然有闻名遐迩的国企在驻,它们却隶属中央直管。于是,吉林省的决策者们,好象是在文化建设上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且不数它们设立了多少个形成惯例的文化艺术活动,也不说它在文化设施上投入了多少资金,更不说它在举办冰雪节、枫叶节时吸引了多少外来游客与投资者,只就电影产业一项的投入,足见吉林省对文化的重视。
长春曾经以电影城闻名于世。长春电影制片厂曾经开创了新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今天,在电视、网络多种现代娱乐媒介的严酷冲击形势下,吉林省依然不忘打造电影这一张文化王牌。
打开吉林或者长春市的网站,你会在首页看到电影城的标志;那一幅用电影胶片翻卷而成的螺旋状艺术造型,表达了长春对电影产业的热爱与敬仰。
然而,市场经济是残酷的。当我慕名赶至这座门庭壮丽、标志新潮的电影城时,除了“电影世界”几处娱乐点仍在经营,园内的洋、古建筑已经被拆卸的七零八落了。
“呵呵,你今天来,还能看见一点儿影子。等明年来,这儿就全拆完了。”几个散步的老人微笑着对我说。
不过,一座影城的萧条并未摧毁决策者对电影产业的信心。目前,投资60个亿、新建于城郊净月潭畔的新影视城已经峻工了。只是,他们的宣传攻势忒早了些。本来是五月开门营业,他们在一月份就把广告小旗子插遍了长春公路两侧。等我冒着刺骨的寒风赶到这儿,只见一堆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的游乐建筑紧紧地簇拥在一片荒无人迹的冰天雪地里。
图606长春新影视城
我在入口处说了半天“小话”,保安人员也不愿意放我进入。于是,只好在门口踏雪留影(图606),算是至此一游。
临走,我遥望着那一片寂寞的房舍,心里默默祝愿这座“东方好莱坞”影城能够经营成功,给吉林的文化产业带来更多的繁荣。
实际上,一个项目的不景气,并不说明一个产业指导思想的谬误。凭心而论,吉林省的文化产业早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他们利用“长影”的文化资源,成功地制作了一部又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并推向了全国。地方戏、二人转、东北大秧歌表演在全国颇有名气。新春佳节的荧屏上,东北风歌舞的表演者几乎是清一色的吉林文化团队。从1998年到2004年,吉林市歌舞团的伴舞和群舞不仅连续7年出现于中央电视台“春晚”,而且创造了中央电视台“春晚”参演人数、演出节目、参演届数三个之最。现在,反映黑土地农村生活的影视剧,其拍摄场地几乎都选自吉林东部的青山绿水。事实说明,吉林“文化立省”的思路之花已经成功地开遍了祖国大地。
值得赞赏的是,吉林重视文化并不是赶时髦,也不单纯是经济利益驱动。他们热衷于东北深层次文化的挖掘,愿意将其做到极致。有一个国际性的萨满文化学术会议,它既不能给承办者带来名气,也不可能产生经济效益。然而,吉林省却毅然承办了。会议之后,各国学者纷纷对吉林打造的文化环境流露出一幅羡慕的神情。
吉林是虎的心脏,也是虎文化的心脏。它钟情于黑土地风情,把白山黑水的文化特质以独有的方式传遍了中国和世界。
就如任何一个地区都有自己历史的隐痛一样,吉林这个虎之心脏,也承受过历史上难以抹去的精神硬伤。辽、金时代的铁骑,曾经冲撞了宋代中原的安静生活。农安县的黄龙府,在宋代史书上曾经是侵入者的“巢穴”。民族英雄岳飞那句“直捣黄龙,迎归二帝”的誓言,让这座古都蒙上了一层灰淡的阴影。
如果说自家的事儿尚不为仇。可是,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东北大好河山时,长春的地理优势被他们一眼看中,便在这儿建起了伪满政府的首都。长春的街道布局固然美丽;然而,一提到它的建筑史,人们往往会低下头来。
也许是国耻意识积淀太深,让吉林人养成了一种不事张扬的处世风格。
其实,吉林不必低调。
宏伟的城市、瑰丽的建筑,都是劳动人民的杰作。正如封建皇帝的宫殿体现的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结晶一样,侵略者的铁蹄也不能踏去中国人民建筑艺术上的智慧和成就。
你的心脏再增加些跳动的脉搏吧,你的文化战略就大大地张扬宣示开来吧!这样,东北这只雄虎将会显得更加强壮、更加威武!
虎啸关东_虎啸关东全文免费阅读_第3章:虎心吉林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