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什么?”
“以平均寿命六十岁计算,一个国家可以用于作战的成年男子以十五岁到四十五岁计算,也就是说可用于作战之男子只有整个总人口的百份之二十五左右!”
“而你们,竟然所有的成年男人全部做了战士!”
“这意味着在没有战争的年代里,契丹就只有饿死的份!”
“这意味着每战死一名战士,契丹的人口基数就在下降一员!”
“就算你们的女人再能生,只怕也顶不住这样巨大的消耗!”
“以这样的度消耗下去,我甚至可以断言,契丹最多再过十年,就会彻底消亡在这个世上。”
“曾经的无敌传说,也只能是沦为一场笑谈,供后人瞻仰而已!”
“为什么大唐大唐可以征战百年,却越打越强?”
“为什么飚悍英勇的契丹却越打越弱?这就是原因!!!”
李行周的大喝,令所有契丹人听得目瞪口呆。
那是他们第一次听到这个关于兵民比例的问题。
而事实上,兵民比例,其实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
为什么封建时期,经常会有所谓的封建的出现?
其很大原因,就在于这种兵民比例上的体现。
从数学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果。
即:边疆扩大一倍,领土面积扩大十倍。
举个例子:假设边疆领土长度为正方形面积,边长十公里,则领土面积一百平方公里。
边长一百公里,则领土面积为一万平方公里。后者的增长硬是比前者要多了一个o。
而就是这个多出来的o,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强与弱。
军队的意义,在最初期就是守卫边疆,保家卫国。
他们不事生产,通过出售战争技术来为自己获取酬劳。
百姓付出一定的的劳动成果,来聘请这种武力护卫。
而通过上述的计算法则,我们可以看到,越是疆土辽阔的大唐,越是可以通过降低兵民比例而扩大生产,促进商贸。
在方圆一百平方公里,边境十公里的土地上假设需要一千名士兵守卫边疆,那么国土一万平方公里,边境一百公里的土地上,却只需要一万名士兵来守卫边境。
其战力在同比增长,其兵民比例却大大下调了。
相对的,百姓们所需要付出的,也就更少了。
其国力增长也就大大加快了。
正如李行周所说的那样,这正是大唐强大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他们好战,尚武,却并不全民皆兵。
这为他们带来的是可持续展的计划。
大唐为什么可以威慑四方?
除了这巩固后方的需要外,还有就是可以抽出更多的兵力用于其他国家。
而他们的兵民比例,需要的粮食用度等,却又可以再一步下调。
聪明人,永远把战争当成一种赚钱的工具。
通过这种烧钱行为,为自己博得更多的利益。
当然,这种政策制度也和大唐周边的地形态势,政治环境有很大关联。
毕竟一个政策,从不可能单独存在。
但是契丹不同。
契丹永远不缺少勇猛的战士。
但他们却连一个最基本的民生政策都制订不出来。
这,或许就是这个善战民族的悲哀了吧?
他们的祖先,曾经依靠强大的战事和无往不利的战绩为契丹掠夺得到过大量的财富,从而使契丹人信仰战争。
然而,他们却现同样是战争,正在使他们走向一条种族灭亡的道路。
而最大的问题就是。
他们已经没有回头的路可走了。
枯莫离有些困难地咽着唾液。
“契丹的兄弟,只会打仗。”
“可打仗未必就能为你们带来足够的财富。我记得,四个月前,契丹曾经有过一次劫粮的军事行动。可是那次,你们失败了。”
枯莫离长叹一声。
“又死去了很多兄弟。”
“在我看来,契丹的每一个战士,都是无价的宝物,可惜,却缺少一个能用好他们的族长。”
枯莫离大眼狂瞪李行周。
“混蛋!你是在指责我吗?”
“不,我是在告诉契丹缺什么?”
“缺什么?”
“剑鞘。”
剑鞘?
这个回答令大家都些吃惊。
这是什么意思。
李行周微一扬眉,脸上露出好看的笑容。
“契丹之勇猛,就如那出鞘之利剑,纵横来去,肆虐张扬。”
“”然而利剑无鞘,终日受那风吹日晒雨打霜侵之苦,岁月一长,怕也是免不了要锈钝。”
“每日磨剑,固然可以使剑锋长盛,却不知道剑愈磨愈短,兵愈磨愈小,最终还是不及一把剑鞘的保护来得实在。”
他看着枯莫离,缓缓地说道。
“所以,契丹缺的,就是那把可以罩在你们的外面,保护你们不受风雨侵蚀的剑鞘。”
李行周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明白了。
契丹不缺猛士,但除了猛士,他们一无所有。
他们惟有靠打仗才能生存,可是即便打仗,他们也缺少炮灰。
有些时候,有些战争,并不是需要精英去打的。
一些炮灰或许更适合这些任务。
但是契丹的人没有选择的余地。
他们是好钢,却并不总是能用在刀刃上。
他们是一把纯钢的长矛。
却并不是什么战士都能挥舞得动。
如果换作是大唐将领,他们会豪不犹豫地把这些好钢变成一个个锋利的枪尖。
然后配上木制的枪柄,不仅可以减轻长矛的重量,同时也可以极大的增加战力。
契丹...
他们做不到!
李行周继续说。
“契丹是天下利刃,若龙泉现世,纵是没有好鞘护体,哪怕裹块纱,包块布,也是必要的。”
“否则长此锋芒毕露,辛苦了自己,吓坏了别人,却最终只能在岁月中消磨掉那所有的锐气。”
“所以,契丹武士需要寻找一条新的出路。这条出路,不但要能为契丹的武士带来财富,还要能为自己的战士带来有利的保障,再不用因为那些无谓的战事,而白白消磨掉自己。至少...四个月前的那场抢粮之战,再没出现的必要。”
随着李行周淡淡的话语,一句句道来。
若暮鼓晨钟,重重地击打在契丹武士的心房。
所有的契丹头领都沉思着,思考着李行周所说的这些东西。
契丹的武士虽然悍勇,却并不是个个力大无脑。
他们虽不懂经济,不擅民生,但对于一些问题的明显的对与错,总还是能看得清,听得明的。
李行周的意思很简单。
契丹的生存方式,需要改一改了。
那个时候,李白狮和燕顺也早就停止了咀嚼的动作。
听着李行周一个人在契丹众人中侃侃放言,言辞犀利,语气激昂。
他就像一个演说家,将问题带给大家的同时,也为所有人带来思考的必要。
李白狮悄悄对燕顺说。
“这个家伙,是我见过的最能说的将军。”
燕顺闷声低哼。
“他骗我的时候,说得比这还动听。”
李白狮想那你还坐这和李行周一起吃喝。
但想想又怕这话说出来起什么反效果,硬是吞回了肚子里去。
这一刻,族长枯莫离向李行周鞠了一躬。
“鄯侯,我们承认你说得很有道理。”
“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你是希望我们加入你的左翊卫,和你一起去攻打突厥人吧?”
“是又如何?”
枯莫离诡秘一笑。
“鄯侯,契丹要想壮大,就不能再死人了。攻打突厥人,我契丹猛士,恐怕会死伤不少吧?”
李行周哈哈大笑。
“打不打突厥人是你们的事,我根本就没有兴趣。我来到这里,只是个契丹一个建议,一个可以让你们的冬天不用再那么难熬的建议。”
“至于说加入左翊卫嘛...”
“不好意思,我的左翊卫已经满编了。再多招募你这三千人,怕是我这脑袋就得先被陛下砍了下来。”
“所以。”他看着枯莫离一字一顿地说:。
我对招募契丹,毫无兴趣!我来,仅仅是想给你们一个可以壮大契丹的建议。”
........................。。
篝火旁的喧闹,停止了。
风静静地送来凝重的气息,笼罩在这片土地上。
族长枯莫离走出了他的营帐,那里,是数百个契丹的战士默默地站立着。
李行周的声音很大,大到足以传出这片营帐,传到这附近的几十米外。
很多契丹的战士都听到了李行周的说话。
不可否认,他说得很有道理。
契丹,需要粮食,需要大量丰富的肉源,需要金钱来购买武器盔甲。
他们还喜欢那富裕繁华的城市,那里有很多新奇的好东西,可契丹都没有。
他们甚至连见都没见过,只能从往来客商的口中听到或看到一些关于它们的描述。
可现在,连客商都来得少了,因为他们惧怕契丹的战士。
英勇的战士,通常都不会太讲理。
狡猾的客商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欺骗他们。
而他们,则只会用拳头来泄自己的怒火。
哪怕被打的客商未必就是那个欺骗过他们的客商。
契丹...实在是不擅长和人打交道。
没有商业的民族,注定了缺乏活力。
通过战争的掠夺,成为契丹唯一的金钱来源,那是半点不稀奇的事。
李行周来了,他带来了自己的忠告,却告诉所有人,自己对招募契丹武士毫无兴趣。
他就像是一个大善人。
带着微笑与财富,来到这野蛮荒凉的地方,寻找一批勇敢的战士,增给他们无私的援助。
这样的善事...
天下又有几人能拒绝呢?
枯莫离看看自己的战士,他们沉默无言。
叹了口气,他负着手走回了帐中。
“鄯侯,你说你有个建议,请问那是什么?”
这一次,他是诚心求教了。
他不知道李行周过来到底有什么用意。
但他知道,或许李行周真能为契丹做些什么。
他需要的,是一个不用太多改变契丹的生存方式。
却能为契丹的壮大带来契机的建议。
他希望李行周能提出的,正是这样一个建议。
下意识里,他也相信李行周,不会浪费这样一个博得契丹信任的好机会。
李行周微微一笑。
“为什么契丹不能组成一支雇佣兵团呢?”??
只有真正的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能得到对方的肯定。
一相情愿的让对方把所有的好处都给自己。
就算是赚到了便宜,也不过是一锤子买卖。
而且更大的隐患就是小心对手的报复。
李行周的穿越前的那个时代,是一个用谈判代替战争的时代。
优秀的外交所能带来的益处,大多数时候远高于战争。
在外交中,有这样一句名言。
“一场高质量的外交活动,往往不取决于你在这次活动中取得了多少好处,而是双方彼此间有了多少满意度。”
“在这个满意度的前提下,有多少可以预期的利润,又避免了多少可能的损失。这种可以谋划未来的外交,才能算真正优秀的外交。”
李行周给了契丹令所有人都眼前一亮的建议。
雇佣。
挥契丹擅战的特长,不必再受到任何军队的约束,可以为族人带来大量的金钱收益。
最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了对战争的选择权利。
假如某场战事会死亡太多人,他们可以选择抬高价码,或者干脆不去。
大唐并非没有雇佣兵团,但从未有一整个种族依靠雇佣作战生存的先例。
而今天,李行周就为契丹带来了这个计划。
枯莫离并不笨,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个好处,但同时他也立刻想到了一些问题。
“假如契丹成为雇佣兵团,那岂非就是丧失了自己的立场。我们不可能帮我们不喜欢的人打仗,尤其是那些敌对民族。”
“而且,我们也不擅长做生意。”
“我们不知道一场战争里,契丹可以值多少钱,我们也无法再拿到战利品作为战死的补偿。”
“此外,过高的价码,也不是人人都能负担得起的。”
李行周树起了一根手指:“所有这些问题,只需要做到一件事就可以解决。”
“怎么?”
李行周嘿嘿一笑。
“很简单,为契丹聘请一个可以信任的管理型人才就可以了。”
契丹的众多头领此时已经大感兴奋起来,不少人开始问道:“要什么人可以做到?”
“首先,这个人要能无私为契丹考虑,一切利益以契丹的利益为优先。”
“其次,这个人擅长商业,懂得经营,可以在谈判中为契丹最大限度的拿到好处。”
“比如出战的时候,除了必要而足够的金钱,还要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战利品。”
“第三,这个人要有军事眼光,必须能够在一场即将生的战事里看到可能出现的一切后果,从而进行全面的谋划。”
“他不会为契丹带来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也不会为契丹争取那得不尝失的买卖。”
“第四,这个人要足够了解契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契丹全面绸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