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日出东方,照耀大地,三刻之后,太和大钟鸣起。皇帝起驾至祭坛,百官随后。
钟声停止,鼓乐声起,大典正式开始。皇帝仪仗阵容浩大,旌旗蔽日,幡幢彤彤,宫扇翩翩,华盖如车,浩荡如九天巨龙下凡。
祭坛东南燔祭牛羊,西南悬天灯,云雾飘渺,烛影摇红。
祭天坛上共设七组神位,每组神位都用天青缎子搭成临时的神幄。上层圆心石北侧正面设主位--皇天上帝神牌位,其神幄呈多边圆锥形。第二层坛面的东西两侧为从位--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牌位,神幄为长方形。
神位前摆列着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豕和酒、果、菜肴等大量供品。
单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种礼器,就多达七百余件。
上层圆心石南侧设祝案,皇帝的拜位设于上、中两层平台的正南方。
祭天坛正南台阶下东西两侧,陈设着编磬、编钟、镈钟等十六种,六十多件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排列整齐,肃穆壮观。
接下来是一系列的祭祀仪式:迎天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天神、望燎。
赵旭身穿黑色衮服,上面绣着日月星辰,龙,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众臣贵女跳完祈福舞后,赵旭沉稳地站在祭天上,威严地念着祭文:“维帝继天立极,垂统保民;百王相承,万世永赖。钦承祖训,嗣守秦邦,奉命西畋,还经陵下。第以礼未终,弗克躬祀,敬遣文臣,恭陈牲帛,祗告殿廷,惟帝歆格。尚飨!”
皇帝读毕乐起,皇帝行三跪九拜礼,并到配位前献爵。
这时突然砰一声,清脆声响起。赵旭手中的杯子,意外掉在地上。
皇帝大惊,百官大臣抬头向这里看,只见玉杯跌碎在青石板上,酒地撒在上面,留下斑点印迹。
冬至大祀事关重大,每一个步骤都警醒谨慎,力求做到完美,祈求上天保佑。
赵旭作为一个男子,不至于连一个杯子都拿不稳。这次的意外,是不是因为上天对他不满,对他的朝廷不满,对他所作所为不满,所以不接受他的献酒。
这下可吓坏了赵旭和朝廷大臣,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这种事情。朝廷大臣颤抖跪拜,不知所措。赵旭的头上冒出冷汗,发抖的手拿起第二杯酒,继续进行献爵。
第二杯,第三杯,顺利献爵。
等到大典结束,并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但那个杯子如石锤一般,锤在众人的心里。大家冒着冷汗,提心吊胆,终于完成大典,日头已偏西。
在回来的路上,众人沉默不语,感觉将有大事要发生。
傍晚,百官家眷,陆陆续续进宫。武英殿内,大家无心闲谈,百花黯然失色。心里都想着,自家兄父的的嘱咐,今晚的宴会一定要谨言慎行。因为祭祀之时,天翻酒杯,以示怒意。
张氏带着秦明月默默地坐在一旁,这次她没有去找任何的夫人闲聊聚情。因为上一次宫会还历历在目,既然她们不欢迎自己,就不必热脸贴冷屁股,自找其侮。
秦明月想到处走走,却被自己的母亲拘着。张氏怕深宫后院是非多,如果到处走,说不定祸从天降,还是好好的待在这里安全。
不得自由的秦明月只好坐着发呆,心里在想着,天翻酒杯,不受献爵,可不可以利用一下,以惩戒北苏失责的官员。怕是有心人,将罪因引导伯父身上,说他治国不力,得罪上天,所以惩罚赵国。
文华殿那里气氛严肃,众臣不敢大口呼吸,小心翼翼。本来这个时候应该吟诗作对,举酒相敬,其乐融融地过冬至。
谁想祭天大典竟然发生这种大事,看来这几天要夹着尾巴做人,警醒些。要不然,一不小心被怪罪。
赵旭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他一回来,连忙召见众妙道子,钦天监官员,询问天意和对策。
御书房内
“钦天监。”
赵旭沉着脸,压抑着心中的怒气说
“臣在,臣罪该万死!”
钦天监监正苏书易,副监孙涛,主簿马霖河跪在地上。
“死何其容易,江山若有失,百姓便遭殃,你我必将遗臭万年。现在不是追究谁的责任的时候,而是弄明白天为何意,如何补救。”
如果死一两个人,天下便太平,赵旭定会年年杀人祭天。但现在不是死一两个人的问题,而是事关黎民百姓,百万生灵。
“臣这几天一直夜观星象,并未有不妥,卦象大吉,未想由此事。可能天象突变,今晚我定会连夜推算,明天一早才能有结果。请圣人宽限几个时辰。”
苏书易是星象高手,熟悉风水之术,天文历书。他一生专研八卦易书,深得经道,从未失手。今天突发意外,实在震惊。
“既然这样,你们速回观天阁,尽快算出结果,将功补过。”
忍着一肚子闷气的赵旭,让他们退下,然后对众妙道人说:“道长,你有何高见?”
“贫道精通炼丹之术,对易经八卦略知一二。所以,贫道只能算出个一二,望圣上见谅。”
“并未有责罪之意,大可放心。道长精通炼丹之术,易经八卦不会差得了哪去。”
众妙道人听完,双目紧闭,掐指算卦,口中喃喃自语。不一会儿,众妙道人双目一睁,说:
“天机不可泄,窥伺天机,有损道行。但为天下苍生,贫道今天就是死也要窥得一丝天机。”
说完他又闭上眼睛,口中快速念着咒语,手指迅速移动。
突然,噗一声,一大口鲜血从众妙道人的口喷涌而出。他坐倒在地,常德太监马上上去扶他坐在凳子上。
“道长,如何?”
赵旭心急地问道
“圣人,贫道法力有限,只窥得一丝。”
众妙道人虚弱睁开眼睛,用锦帕搽干净嘴角的血迹。说:
“天受第二次,第三次的献爵,那么说明第一次不是因责怪而翻酒杯,而是在提示陛下。贫道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终于算出了上天所指之事。陛下,北方有变!”
北方有变。
听到这里,赵旭顿然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