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太后、皇后,三大主角齐齐登场,年度选秀盛会也拉开了帷幕!
做为荣景帝而言,对于自己的后宫的理解也就是后宫佳丽、环肥燕瘦、风月无边,在自己看来充实后宫,一是为了绵延皇家子嗣,另一个是为了自己私生活方面的欲望,当然,前一个理由“正大光明”,后一个理由有点儿“不可告人”,反正大家心知肚明,心照不宣罢了。
而这样一个偌大的后宫,一众的各色貌美宫妃,其实也并不是全是自己所愿,自古以来,前朝和后宫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臣们想搭上皇帝家眷亲戚的关系,希望在官道一途更进一步,更甚者成为皇子外家,至立于至高之位。皇帝又何尝不是以收纳朝臣女子,平衡前朝朝局,此亦是帝王权术之一。
是以有时自己想来就会觉得索然无味起来,皇宫中的真情假爱,又哪里能分的清楚。
“母后,儿子还有很多折子要批,才艺之类也就免阅了吧,儿子以为这些参选的闺秀都必是家中精心教导的,才艺规矩总不会差了,今日阅选就每八人一组,尽快阅看吧。”荣景帝当先说道。
太后自然不会去驳皇上的意见,笑着道“你每日国事繁忙,难得今日借着选秀,还不松散些,观赏各色佳丽美人,难道不是休闲享受,国事再忙也要保重身体为要。便依你,尽快阅选,但你啊这次可要多选几位合心意的,纳到身边服侍才是。”
“是,儿子都听母后的。”荣景帝回道。
皇帝偏下首一些落座的皇后,听着二人的对话,只俯首听命,并不它言。
荣景帝当即安排太监按名册,每八人一组进殿。
林梦姝看着秀女们按顺序排好队列,开始依次进殿,待出来时,众秀女也是人生百态,或喜悦意外、或沮丧失落、或喜笑颜开、或平静如水,林梦姝的心也不自觉的有些提了起来,惴惴不安。
只见人群慢慢的进入,而在外面等待的秀女数量也在减少,林梦姝看到冯莞瑶二人在的一组,被太监们带着进去了,而这一组却被安排有另一位重要的秀女,就是时任检察院左都御史之女蔡明珠。蔡明珠与冯莞瑶并称京城双姝,可见此女亦有过人之处。
荣景帝在看到进来的这一组秀女之时,只觉眼前一亮,虽然前面阅选的秀女已有很多,也有些审美疲劳了,但眼前一排秀女还是很亮眼,让人振奋。其实这也得亏了荣景帝不近视,视力好,才能看得这么清楚。
荣景帝也摆好了自己认为非常俊雅的姿势,又威严地示意太监。太监立即会意道“请本组秀女自左一开始依次上前禀报姓名、家世、年龄!”
只见第一位秀女婷婷上前,其姿态袅娜,行动间如弱柳扶风,娇态尽显,上前后道“民女柳氏伏惜,扬州知府柳权道之女,年15岁”,声音绵软,如在人耳边低语,情之切切,意亦绵绵,春雨化雨,沁人心田。
荣景帝素知江南女子之娇媚动人,今日观此女,真乃江南女子之极色也,已喜笑道“哦,好,你父柳权道治下有方,国之栋梁,所教之女亦品行上佳,极好!留牌吧!”
柳伏惜谢恩后退了下去。
只听接着一女子上前行礼道“民女冯莞瑶,父亲为大理寺卿冯正齐,年16岁,请太后、皇上、皇后安。”
只见此女身段窈窕,气若幽兰,淡雅清新,耳旁坠着一对银蝴蝶耳坠,用一支银簪挽住乌黑的秀发,盘成精致的柳叶簪,再掐一朵玉兰别上,显得清新美丽典雅至极。黛眉轻点,樱桃唇瓣不染而赤,浑身散发着股兰草幽甜的气息,清秀而不失丝丝妩媚,优雅而别有气质。
太后观此女确实出众,京城双姝也非虚名,昨晚秦嬷嬷也已向自己报了绮玉所谋划之事,太后此刻也有意打压于她,毕竟大理寺卿家今年参选的是两人,据了解另一名女子要单纯很多,完全可以留下另外一个,此女心思玲珑剔透,入宫的话也确实会给绮玉造成很大阻碍。
心念几转间,太后已开口问道“哀家听说今年大理寺卿有两名女子参选,另一名可在?”
冯碧瑶听得问话,立即略上前回道“回太后,民女乃大理寺卿冯正齐之嫡次女,给您请安。”
太后笑着又问道“今年几岁了?”
冯碧瑶听得太后如此垂询,心中已感到不安,现听问年龄,更是心头一震,忙道“回太后,民女今年13岁。”
冯莞瑶听得太后如此关注妹妹,已急在心头,又不能做些什么,只能干着急,面上已显出几分急色来。
荣景帝看着下面的机锋,心中有点无奈,冯正齐算是自己的心腹干吏,他的两个女儿摆在自己面前,如果二选一的话,自己更倾向于此大女儿,此女也更成熟稳重些,另一个年龄小,太单纯了些,这后宫里说来是不喜欢单纯善良的,自己前朝的众多朝务尚忙不过来,更是没有精力顾及后宫之事,对于后宫争斗那有精力去管,单纯之人在自己的后宫是很难生存的。
看着那个单纯的被家人保护着,还未能沾染尘埃的小女孩,自己难得发次善心吧!
只听荣景帝接话道“年龄有点小了,还是一团孩气呢,就留你大姐的牌子吧!这小不点一样,进了宫还要朕来照顾养大你,你才能伺侯,朕可是不做这亏本买卖!就留这个大的吧,母后以为如何?”
太后一口气被皇上堵了回去,知道皇上这是更心属冯莞瑶,虽然不快,但也只能点头应下,在此场合下是没办法和皇上争辩的。只能略笑了下道“唉,母后本想帮你养着这个小的,单纯可爱,端是喜人,但你中意这个大的,也便随你吧,左右是选来伺候你的!”
见此事皇上、太后已定下,冯莞瑶当即松了一口气,实在是怕太后会留下妹妹。冯莞瑶立即上前谢恩道“民女谢皇上、谢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