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的历史研究中,很多华夏历史的研究者都发现过一个十分有意思的事情。在古代封建时期的华夏,凡是能够终结乱世,一统天下的势力,除了明朝以外,基本上全都是以北方发家的势力统一天下为主,而以南方起家的势力,最多是能够实现对地方的割据,很少有能够实现天下一统,扫清寰宇的。
而对于这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很多闲着无聊的“砖家”和“叫兽”都曾经在网上发表过各式各样的观点。其中有一个观点认为,华夏古代时期南方地区的人文环境相对于北方来说,要显得更加安逸舒适一些,也因此,南方地区的百姓和统治者,比起那些在北方发家的王朝,要乐意于安于现状,少有锐意进取之心。
对于这个明显带有一些地方色彩观念的观点,老实说柳云当初在看到的时候差点没被气乐了,这种毫无根据,带有太多主管色彩的观点,真亏那个所谓的“砖家”能说的出口,真是尼玛太可乐了!
不过当柳云真实的身处于三国时期,并且和诸葛亮一起来到东吴之后,他才猛然间发现,貌似当初那个看起来十分可笑的观点,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嗯,至少眼下这群披着文袍,一脸道貌岸然的家伙,确实是惹人嫌弃,让他恨不能直接上去打上两拳,教教对方怎么做人。
当诸葛亮带着柳云在客位上坐下后,以张昭为首的一众东吴文官,因为不想和此时正如日中天的曹操为敌,所以在收到消息,知道此番诸葛亮前来是为了游说他们的主公孙权与刘备结盟,一起对抗曹操之后,全都是心下不喜,想要为难一下对方,让诸葛亮知难而退。
因此在诸葛亮方才落座,身为东吴文官之首的张昭便直接开口道:“久闻先生高卧隆中,有伏龙之称,常自比管、乐二人。不知这言语可真是先生之言?”
看着张昭那副不怀好意的脸色,诸葛亮面色平静,一脸淡然道:“此语的确是亮所说,乃在下平生小可之比也。”
看到诸葛亮果然应下之前的话,张昭这个老狐狸不由得心中暗笑,脸上却一脸正色道:“听说此前刘豫州曾不顾自身安危,亲身前往荆州,于隆中寻找先生,邀请先生出山,最终幸得先生应允,答应出山相助,自此以为如鱼得水,可以兴复汉室。然则如今豫州一地未得,反而失却汝南一地,荆襄更是尽入曹操之手,却不知这又是何故?”
对于智商爆表的诸葛亮来说,眼下的这群东吴文臣是在故意刁难他他自然是一清二楚,甚至连对方为什么会刻意为难他的原因,在诸葛亮的心中也是已经有所猜测,只是现如今张昭乃是孙权手下的首席谋士,又是当初孙策为孙权所留下的两元老臣,如果不能先搞定他,那么想要说服其他人自然也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就更别说此后还要说服此时的东吴之主孙权了。
想到这,诸葛亮便肃容道:“先生此言差矣,此前荆襄乃是景升公之基业,虽然亮也曾力劝我主谋之,然则我主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否则如亮欲取荆襄,实乃是易如反掌。而今刘琮孺子,听信蔡瑁奸妄之言,举荆襄之地投降曹操,方才使曹贼得以猖獗。现如今我主屯兵于江夏,与大公子刘琦合兵一处,等待天时,此中谋略,非等闲之辈可知也。”
听到诸葛亮这番依然不落下风的辩论,张昭虽然在心里为对方的智略喝彩,但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张昭仍旧僵着一张老脸道:“如此这般言行相违,先生却是荒天下之大谬矣。此前先生一直自比管、乐,须知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国天下;乐毅扶持微弱燕国,夺齐国七十余城;此二人,乃济世之才。先生此前却是在草庐之中,但只笑傲风月,抱膝危坐。现如今跟随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然则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还能纵横寰宇,割据城池,西占汝南,东掠寿春;现今既得先生,世人尽皆仰望,只待汉室复兴,曹氏覆灭。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奈何先生自归豫州后,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逃;弃汝南,走义阳,奔夏口,在荆州毫无容身之地。怎如今刘豫州自得了先生,反不如其当初?管、乐二人,岂能如此?在下直言,先生勿怪。”说完,张昭坐回原位,冷笑着看向对面的诸葛亮。
而诸葛亮听完张昭的话后,却是直接笑道:“我主刘豫州,向日一败张辽于汝南,再败夏侯惇于义阳,以两万劣势之兵,张、赵、柳三将,尚且斩却曹操十数万精锐,退出汝南,乃是以退为进,诱敌深入而已,汝南、义阳之胜,便是明证。还请先生明辨。”
不得不说,人在有底气时和没有底气时,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拿现在来说,此时的诸葛亮,其背后所站着的刘备已经据有了淮南、江夏、长沙、武陵四地,御民百万,统兵以十数万,可以说,单论字面数据来看,刘备的实力已经几可与孙权相较,所以相较于原本历史上诸葛亮舌辩群儒,一张利口将东吴的文儒说的无不结舌、尴尬欲死,现在的诸葛亮在身后有了足够实力的后,表现出的是一派雍容,从容不破,在三言两语辩退对方后,没有像原来历史上那样予以追击,使对方难堪。
正因如此,虽然在此刻的东吴大殿上,诸葛亮依然和以张昭为首的东吴群臣一直辩论不休,但是彼此之间的气氛却也称不上是剑拔弩张,充其量只能算是双方都对对方有些看不上眼罢了。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诸葛亮在诸多东吴文臣的面前,充分展示了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才华,以一人之力直接震压了东吴群儒,整个大殿之内没有一个人可以辩得过他,直把张昭等东吴老臣给憋得是面红耳赤。
正当一众文臣还要再辩时,突闻一人在殿外厉声道:“孔明乃当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难,非敬客之礼。今曹操大军临境,君等不思退敌之策,却在此地徒逞口舌之利!”
听到这声厉喝,知晓剧情的柳云明白,这是东吴的三朝元老黄盖来了。而熟知黄盖禀性的张昭等人在听到黄盖的声音后,也是面色微变。只是还不等他开口,一脸气势汹汹的黄盖就已经走到正正襟危坐,一脸淡然的诸葛亮身前,抱拳道:“方才在殿外听到先生辩言,所言实在字字金言,何不为我主言之,反与这些人辩论?”
看着面前一脸诚挚的黄盖,诸葛亮心知自己面见孙权的机会来了,对着黄盖道:“诸君不通事物,争相问难,亮却是不能不答!还请将军勿怪。”
听到诸葛亮那有些无奈的话语,本就对主降的张昭等人看不过眼的黄盖立刻冷眼扫了一遍殿中的文臣,接着不顾张昭有些难看的脸色对诸葛亮道:“先生不必对这些人有所顾虑,现我主想请先生入内一叙!还请先生移步。”
说完,黄盖便和鲁肃一起引着诸葛亮往内厅行去,而一直站在诸葛亮身后的柳云见状,也赶忙跟了上去,一同向着孙权的内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