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不怪柏毅会感叹,若是要追根溯源的话,柏毅方案里的这套枪机组件还真跟苏联的SVT—40半自动步枪颇有些渊源,因为这套枪机组件是参照后世鼎鼎大名的56式半自动步枪中的枪机组件改进而成的。
而56式半自动步枪所仿制的苏联SKS半自动步枪,则是在充分参考和吸取SVT—40半自动步枪的优点后设计而来,如果真要论起来,柏毅的新枪方案跟SVT—40半自动步枪也算是一对远方表亲。
不过表亲归表亲,两者终究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最起码在结构上,吸收56式半自动枪机组件的柏毅方案,就要比SVT—40半自动步枪原版的枪机组件要简单得多,也可靠的多,要知道SVT—40半自动步枪虽然使用也是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
可因为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设计者的局限性,其枪机组件的构成还是复杂了一下,最典型就是SVT—40半自动步枪的枪机框被设计成一个需要精密机加工才能做出来的凹槽,利用这个凹槽,带动下方的枪机实现偏移式开闭锁。
然而56式半自动步枪却将这个复杂的枪机组件简化为一对相互钩连的钩状阻铁样式,如此一来不但在生产方面较少了将近三分之二的机加工工作量,大大节省了生产时间和成本,同时简化的枪机组件的耐用性、勤务性以及可靠性也得到飞跃式提升。
因为这种近乎开放式的钩状闭合装置,几乎可以对严寒、风沙、泥浆等恶劣物质和环境免疫,不说别的,当年中**队的56式半自动步枪可是北到酷寒的塞外,南到湿冷的热带丛林,向西深入过荒漠戈壁,向东在水网密布的江南畅游。
在高原上站过岗,在泥泽中摸过鱼,从南到北,从东到西,56式半自动步枪伴着中**队将近30年,几乎没有因枪机故障而导致无法开火,自始至终都是一代代中**人最可靠的伙伴,那可靠性简直杠杠的!
正因为如此,柏毅采用56式半自动步枪的枪机组件可谓是即成熟又可靠的最佳选择,不过选用56般的枪机组件,但柏毅却没有照搬56式半自动步枪,究其原因也很简单,56半终究只是一款半自动步枪。
因而它的原版苏联SKS半自动步枪的设计者西蒙诺夫,在研制这款枪时,根本没有留有任何改装的余地,只是将其设计成一款纯粹的半自动步枪,也正因为如此,56式半自动步枪最然各方面都很好,却不适合改进成全自动步枪。
至于其枪机组件也是一样,因为是半自动,并不涉及连续运动的后座问题,所以56半的枪机支撑点设在枪械的前段,然而柏毅所研制的可是能够连发的全自动枪械,若是枪机支撑点在前端,很有可能承受不了连续射击的冲击力,从而造成枪机损坏,整枪报废。
于是柏毅又将另一款经典的枪机偏移式自动步枪,比利时研制生产的FAL自动步枪拿过来,对其枪机支撑点后移的结构进行充分的吸收,与此同时将机匣进行重新设计,进而又对各个环节的生产工艺简化,这才形成了如今笔记本上的最终方案。
“额……我参加苏军之前,是在苏联学习了一段时间,并在工厂里做了三个月的实习生,在此期间接触了不少苏联研制的枪械,吸收了不少有益的营养……”
对于几年之后才普遍出现的枪械,柏毅自然是不能说,可面对王德化等人钦佩中带着羡慕的目光,柏毅也需要一些解释,而他对此早已轻车熟路,说起来更是脸不红心不跳,在场的人对柏毅早已是深信不疑,加之柏毅从苏联归国也不是什么秘密,是以柏毅的话很快便被大家接受并认同。
就这样大家又围在一起讨论了一番其中的细节便就此散会,接下来的三个月的时间里,柏毅等人几乎扑在五号车间里,对新式枪械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反复推敲,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能用简单工艺制造的就绝不用复杂的生产手段。
在这一点上,柏毅这个穿越者,就没有身边这些生产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办法多了,比如说在导气箍、标尺坐等小部件生产上,柏毅只懂得用机加工的办法,然而由于工人熟练程度,以及现有机床的精度误差大等因素影响,导致这些小部件的废品率非常高。
柏毅为此想了很多办法,可怎么也无法将费率品降下来,这个难题随后还是老钳工雷师傅出马才解决,而他所用的办法说起来很“土”,因为中国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广泛使用这项工艺了,几千年下来,这套工艺即将改良流传到现在,那便是失腊铸造法。
失腊从先秦时期就被用于精密器械的制造,七十年代末出图的曾侯乙墓中,就有几件国宝级青铜器,就是采用这种失腊工艺铸成的,因此,这套工艺在中国千余年的传承中,得到历代能工巧匠的改良,到得现在早已成为一套极为成熟的精密铸造工艺。
只不过这套工艺在封建时代仅仅被用于繁复精美的工艺品制造,而现在却被雷师傅引入武器装备的生产之中,过程也很简单,至于效果更是明显得很,利用失蜡铸造法对精密的部件进行铸造,所得的零部件即便暂时无法达到要求,可经过简单的机加工便可正常使用。
工艺简单,应用成熟,老一辈的匠人师傅便可熟练操作,而稍许的机加工过程也让工序大为简化,更重要的是废品率被控制在极小的范围之内,正因为如此,柏毅干脆将机匣也用这种失蜡法铸造,虽说在寿命上可能不如机加工来得长,可架不住其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快,更重要的是废品率极低,而这一点对于资源材料匮乏的中国来说,尤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