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荫星和巨蛇纠缠在一起,顺着石阶滚了下去。斗木獬把挡在他身前的善星往旁边一推,三步并做两步往下追。
游慕容拉着我不让我跑下去,仍旧不紧不慢地往下走。
走了没几步就听见一声枪响,在狭窄的古道里引起阵阵回音。
等大家走到下面,发现这里已经是狭谷的尽头,似乎又是一个天然井窖,上一次是八卦石。这一次又是什么?
这个井窖虽然不大但四面都平整洁净,只有在井窖的四角,隐约有几个兽形石刻,但走近了反而不见了,只有站在井窖正中间才能看见。
荫星正扶着坡面从地上站起来,那条大蛇已经被斗木獬一枪击毙,松垮垮地横在地上,但是荫星也被勒了个半死,一边喘气一边用手去揉肋骨:\气里,这水分被冰冻;但随着这“二阳初生”,冰冻的水分解冻了,土壤变得湿润;于是,地面上,仍可用坤卦来刻画,地面下,已需用兑卦来描述了。这一条大概猫在这睡觉,结束了冬眠罢了……\没有上下尊卑!你既然是此道中人,应该知道临卦的临另外一种含义。这临一字,讲的是怎么管人,怎么管事、管物。这个卦象上面是地、下面是泽,泽在下,地在上,泽低地高,取高下相临之义。坤上兑下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初九,咸临,贞吉。九二,咸临,吉无不利。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六十四,至临,无咎。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上六,敦临,吉无咎。临卦,君临天下,一开头就亨通,有利于贞问,但是到了八月份就有凶险了。初九,一开始就感化百姓、领导众人,守持正道能够吉利。九二,感应尊者、智者,然后领导众人,没有不利的。六三,靠花言巧语去领导,那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要是已经有了忧惧、改过之心,也就没有灾祸了。六十四,领导亲近众人,那是不会有灾祸的。六五,用智慧来领导众人,这是大君主应该做到的,大吉。上六,用敦厚仁慈领导艺术,来领导众人,吉祥,没有灾祸。
临卦是十二消息卦之一,十二消息卦为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依卦中六条爻阳长阴消复阳长阴消的顺序,分别代表阴历的十二个月份。临卦即代表十二月,再过八个月是观卦,跟临卦恰好相对,临卦是阳气上升,观卦是阴气上升,因此有凶。初九,此时阳刚渐长,跟六十四爻感应,处于这一时位的领导者一开始就要与民众感应,取得老百姓和被领导者的呼应。六十四爻可理解为下属中比较柔弱者或一般群众,领导者在初九爻的位置上要与一般的群众感应。九二,跟六五爻感应,六五居最尊之位,是尊者、智者,这里指要跟尊者和智者感应,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这种感应才是吉利的,你们想是不是?跟一般群众感应还不够,到了这个时位,一定要取得百姓当中有才华的人也就是智者、尊者的感应,这样就容易领导了,就吉无不利了。六三,这个时候处于下卦的最高一位了,这种领导者是阴爻居刚位,意思是才华不够、不适合这个位置,因此要有忧患意识,要有改过之心,要勤勉进取,这样才能避免灾祸,而不能靠柔性的花言巧语来做领导。
六十四,下面三条爻可以看成是群众,居于第四爻的领导者与下面的群众最接近。由于其位是柔爻居柔位,又跟初九爻相呼应,因此这种领导者是柔性的,在领导风格上更多考虑情感关系,十分亲近百姓,适合放在与百姓最贴近的位置上,比如管理人力资源,或者在班级当生活委员等。六五,这里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智慧固然重要,但德行更重要,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里的“大君”即是有智又有德的领导者,这种人才是大吉。上六,这种领导者才华不是很够,又居在这么高的位置上,因此一定要敦厚、温柔、仁慈,要有爱,用爱来管理。“敦临”应该看成管理的一种本质,领导的本质就是爱,最伟大的爱是母爱,上六爻的爱就是母爱。母爱有三个百分之百,第一是百分之百的宽容,第二是百分之百的奉献,第三是百分之百的责任。上六爻具有这样的美德,因此是大吉。
从临卦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才华的领导者要有不同的领导艺术。从本质上说,领导者可以分成两类。阴柔型领导者,在卦中是指从六三爻到上六爻,才华不够,决策不果断,就要多贴近群众,多亲近下属,要有智慧,又要符合道义,要温柔敦厚,多付出一些爱心,因此在临卦中用了“知临”“敦临”这样一些词。阳刚型领导者,在卦中是指初九爻和九二爻,性格刚健,就要“咸临”,要感应别人而去领导,当然也要用心去做,初九爻感应的人是一般大众,而九二爻感应的人是智者、尊者,因此又有不同的领导方式。看看那这些兄弟,人心散了,队伍不好打了啊!”
游慕容一边嗤笑一边观察,端详片刻,很挫败的承认都不认识。唯独那桃上铸着一只肋生双尾鳍的老虎:\,又名从足。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嗥犬,是食人。穷奇又两种形象,一个在邽山山上,形状像一般的牛,但全身长着刺猬毛,名称是穷奇,发出的声音如同犬叫,吃人。《淮南子地形训》高诱注解它称之为北方天神,身体好像老虎骑着两条龙。《山海经西次四经》则说它长得象牛,叫起来象野犬,长着粗毛,还要吃人。
但《海内北经》又说穷奇象虎,长着翅膀,吃人总是从头开始吃,吃的人总是披头散发。《左传》则将之类同饕餮和梼杌,说它是五行西方白帝少昊不才子,少昊为西方天帝,其母名皇娥,其父称为白帝子,即太白之精,在极西之地那里有一棵穷桑树,其果实万年一结,吃了的话长生不老寿与天齐。可惜穷奇身为有不死之身外挂的神二代胡作非为,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舜将其流放,迁于四裔,以御魑魅。
《神异经》总结了它的种种特质,描述它是一种生活在西北,长得像飞虎有翅膀,喜欢吃人的怪物。它能听懂人说话,听到人争吵就去吃有理的一方,听说有人忠诚有信义就去咬人的鼻子,但听说有人凶恶不讲道理反而会赠送自己咬死的动物。相比饕餮等怪兽,穷奇显得更具个性和智慧,但是这种喜欢接近人的习惯大大影响了它作为怪兽的神秘魅力和实力评价。它应该是头凶兽。然而有些书上又说它也不是那么坏,在古时腊八的前一天,宫廷里要举行一个叫逐疫的仪式,由方相氏带着十二只异兽游行,穷奇和另一只叫腾根的异兽,共同负担着吃掉害人的巫蛊的任务,于是又让人感觉它对人还是有些益处了。之后神话被历史化,神鬼也被人格化,穷奇逐渐演变为天下四凶之一,毕竟这样是非分明且付诸行动的怪兽的确少见。
这边的是五行中央黄帝的不才子饕餮;传说蚩尤被黄帝所斩,其首落地一腔热血无处可去,化为大仇人黄帝的儿子饕餮。《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毛人焉,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改。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吕氏春秋先识》云: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宋朝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说,殆亦饕餮。
既然《左传》谓饕餮是缙云氏不才子,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玄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蚩尤姜姓,亦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传》,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前生。又《山海经北次二经》所记狍号鸟,钩吾之山……有兽焉,其状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号鸟,是食人。郭璞注以为即《左传》之饕餮。这怪兽羊身双角,眼睛在腋下,虎齿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因为是首级身首异处,热血集怨气所化,有吞噬万物之能,被黄帝用轩辕剑所封印流毒无穷,造就了后世无数贪官污吏。甚至后来形容贪婪之人叫:饕餮。贪赃枉法,父子相残,不得不打成兽型,就是蚩尤的报复。
《吕氏春秋先识览》有云: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殷周皇朝鼎彝上常刻的就是饕餮,其脑袋狰狞,双目炯炯,赫然有神,鼻梁凸出;首部有一双弯曲的兽角或足,其弯曲的方向似无定制,或内勾似羊角,或外曲似牛角;巨嘴大张,利齿如锯,嘴略弯曲内勾,或嘴巴紧锁。则作正面盘踞状,身躯拱起,头着地或云水气,两边有一对利爪,象犬爪或虎爪。两侧有一对肉翅,形如耳朵。周鼎上的纹饰主要由饕餮纹和云纹所组成,以饕餮为中心,云纹环绕其周围。显然,饕餮神兽在天上,从云层里探出头,俯看人间。它的身体则藏在云里,不知是否有蛇身或龙身,但是如果在饕餮脑袋后面续上龙身,那就与后来的龙生九子之一相差不远了。饕餮既有蛇的性格,又有后来龙的狰狞面目。西周中期,盛行了几百年的动物纹饰突然退出了青铜器装饰主纹的领域。但是,与饕餮纹同时出现在青铜器上的几种动物纹样,如龙、虎、凤、龟等,在以后的法理演变中,都大量出现在朝廷与凡人门庭,成为中国法理中最具盛名的吉祥物、艺术表现源源不绝的主题。对于美食家这些老饕来说,美食是一个心情倾泻的绝好场所,是一所欢快、显意识的倾泻,热而不狂。预示着意识的放松,欲求的满足。把饕餮的含义推延出去,也就是指一场别开生面的盛宴。
另一个是五行北方黑帝颛顼的不才子,梼杌:梼杌也是很像虎,不过人面虎足猪口,毛长,尾长,相传是北方天帝颛顼的儿子,它还有名字叫做傲狠,难训,由这几个名字里,也可大略推知它的作为了。和穷奇一样,梼杌后来也成了四凶之一。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的人。
《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这个不可教训的恶人死后最终演化成上古著名的妖灵,《神异经西荒经》记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已然是一派怪异扭曲的形象,与其说是妖灵不如说是生化实验失败核泄漏的产物。
以及最重要的昆仑浑沌。《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这个是六只足、四只翼的土肥圆火鸟,没面目但是却能够通晓歌舞曲乐。
再到后来,还有一个混沌是象犬或熊一样的动物,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混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混沌便会听从他的指挥。《神异经》中云: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音皮,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为混沌。空居无为,常咋其尾,回旋仰天而笑。混沌已经完完全全是凶兽的形象了。《山海经》中的熊山就是现在的黄山;《山海经》中的帝囷山就是现在的点苍山。浑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为识歌舞的神鸟。显然,这里浑敦指太阳。那么浑沌怎么又与帝江联系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鸿,古音江与鸿通。而帝鸿即黄帝——传说中中华族裔的始祖。袁枚的《子不语蛇王》中也说:楚地有蛇王者,状类帝江,无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柜,浑浑而行,所过处草木尽枯。这段文字把帝江、蛟蛇、《庄子镨帝王》中的浑沌联系在一起,决非偶然。
五行中央黄帝与浑沌相联系还有其它许多证据。《庄子应帝王》中有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枢之帝为混沌的句子。又写到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这里的记载显示混沌的形象乃有人之情而无人之形。在《庄子天地》中又有彼假修混沌氏之术也,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这里混沌更被人化而冠以氏。
《左传文公十八年》八一八那些黑历史云: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混沌。这显然是上古凶兽原型。另外,把太阳神奉为中华族裔的始祖,是较合理的。在人类最初的悟性中还有什么能比白天与黑夜、光明与黑暗、太阳与太阴的对比更明显呢?古人把太阳神称做混沌,就其初义来说,因为只有太阳……具有那包纳一切、吞吐一切、涵盖一切的大光芒。敦与浑连用还见于老子《道德经》:敦兮,其若朴;……混浑兮,其若浊。混沌之智力实在有限,因既混且乱故后世称是非不分之人为混沌,其他的都是小字辈,那个是巨怪凿齿,那个应该是状如虎豹,而小,长大食其父獍也叫“破镜”,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不过,为什么是桃子?\美丽深邃的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