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14年十一月,一支山戎部队向郑国开来。这是戎族自骊山大战,第一次大规模进攻中原。
郑庄公率军和山戎对峙。战场两边,郑军严阵以待,纪律严明;山戎军队涣散,行为随意。不过,庄公可不敢掉以轻心。六十多年前,就是一群看起来不怎么样的戎族部队全歼十万周军。那场战争的主帅之一正是郑庄公的爷爷——郑桓公。时隔半个多世纪,战败的阴影仍徘徊在郑庄公一家的心头。
开战前,庄公向将士们说出了他的顾虑。山戎以步兵为主,行动灵活;我军主要是车兵,冲击力虽然强,但一轮冲锋后很容易被山戎包围。如果这样,我军将遭到重大损失!
事实上,骊山大战之所以骇人听闻地全军覆没,就是因为车兵不灵活,被戎族一锅端。
众将一听,顿觉头大。毕竟这个问题是军事理论问题,一般将领无法回答。
就在此时,庄公次子姬突打破沉默。他说“:我们不妨派出一支小部队作诱饵。待山戎的先头部队深入我部,用事先埋伏的三道伏兵击溃他们。山戎的目的是掠夺财物,他们看见前面的部队被伏击不仅不会救,反而会逃跑。若我军能快速击溃敌军,可以追击;如若不然亦可立于不败之地。”
庄公同意姬突的想法,并把它付诸实践。结果,郑军大胜,战争经过和姬突所料不差。
打完这一仗,郑庄公重新把目光放在中原。郑庄公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渐渐明晰郑国的敌人。
在郑国东面是宋、卫、陈、蔡四个国家,在郑国西面周朝。周朝对郑国来说算不上心腹大患,但东方四国就不同了。他们和郑国的恩怨基本上化解不了。那么,郑国就要和他们打到底!
四国中,陈、蔡是小国,不足为虑。卫国几年前遭遇内乱,实力有所削减。现在的卫宣公对郑国十分戒备,这个时候不好下手。宋国是四国中实力最强的,庄公准备拿它开刀。因为宋炀公是战争狂人,偏偏手下重臣华督、孔家父都不算大才。
郑庄公联合齐、鲁于公元前713年向宋国进攻。宋国战败后,立刻联合卫、蔡两国来了个三国攻郑。
郑国经过多年战争的洗礼早就百炼成钢。郑庄公利用三国各自为战的特点各个击破,仅用两个月就取得胜利。公元前712年,郑庄公再伐宋国,又狠狠挫败宋炀公,打击了四国同盟的锐气。
同样在这一年,郑国遭遇立国以来最大的打击。
不得不说,郑庄公低估了桓王重振周室的决心。桓王趁郑国用兵东线,强用不属于王室的苏氏十二邑换取郑国十邑。不仅如此,桓王还撤了郑庄公左卿士的职务,和郑庄公划清界限。这下子,两人的矛盾公开化。
一直以来,庄公利用天子赋予的政治权利,灵活实行远交近攻的政策。郑庄公把自己打扮成王室代言人。当然,这一切在公元前712年,成为历史。
得罪了郑庄公的桓王并不慌张,因为他已经和四国达成同盟。
郑庄公没有向桓王发动进攻,也没有向别国发动进攻。此时,郑国丢掉了争霸天下的政治资本,不敢轻举妄动。
公元前707年,桓王联合卫、陈、蔡三国进攻郑国。这时的宋国已经已经变天。公元前710年,华督弑了宋炀公,立宋庄公。华督是亲郑派,自然不会进攻郑国。
双方在繻葛作战,这场战争就叫繻葛之战。
桓王命虢公林父统领右军,右军主力是卫、蔡联军。周公黑肩统领左军,主力是陈军。桓王自己坐镇中军。
这场国运之战没有回旋余地,郑国若败,前功尽弃。战前,郑庄公召开军事会议。会上,有两个人的建议让庄公眼前一亮。
第一个人是姬突。这个人的长项就是立足全局。他指出:陈国正发生内乱,陈军必然军心不稳。所以周军左军最易击溃。接着,卫、蔡军队看到左军溃败,士气必然低落,右军也可拿下。待击溃两翼,我们就可三面夹击中军。
第二个人叫高渠弥。他提出用新创的“鱼丽阵”对付中军。“鱼丽阵”的具体样子众说纷纭,据说它是从山戎之战中领悟而来。
庄公根据这两个建议,做出最后的部署。以祭仲为左军主帅进攻周右军;曼伯为右军主帅,进攻周左军。庄公坐镇中军,原繁、高渠弥、祝聃随同作战。
战争伊始,祭仲按预定计划击溃了周左军。很快,周右军也败退后方。接着,周中军被冲。乱军之中,猛将祝聃一箭射中桓王的肩膀。由于主帅受伤,周军撤出战场。
本来,这场战争还没结束。不过,庄公出于政治考虑,派祭仲慰问桓王及大臣。这个举动让骑虎难下的桓王有了停战的理由。他宣布原谅郑庄公以下犯上的行为。庄公就坡下驴,宣布撤出战斗。繻葛之战就此告终。
这场战争没有赢家。桓王的权威在这一仗丧失殆尽,之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不复存在。可以说,桓王是最后一位有权威的天子。自他以后,天子成为摆设。郑国虽赢得战争,但是政治上陷入不利地位,战略生存空间大大压缩。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逝世。郑庄公的一生波诡云谲,丰富多彩。就军事而言,他几乎没有打过败仗。在春秋初期,郑军的战斗力天下第一。可惜,郑国自身实力不强,庄公竭尽全力也无法称霸天下。
为什么没有人说郑庄公是霸主呢?这是那是至少有两个国家的实力不在郑国之下。下一章我们就来看看当时的天下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