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诗文是需要邂逅的,不期然间,一卷在手,对月细吟,口角含香,方知道诗的味道如此馥郁芳菲。
——题记
朦胧的银辉,如清溪的流水,亦如薄薄的纤纱,静静地笼罩着滟滟的春波,江潮浩瀚,月色恬谧。原来,我已经悠悠然地踱进了张若虚的诗卷深处。
张若虚的夜,是糅合了春、江、花和月的一幅淡雅水墨画,洗去了浓艳的脂粉,脱离了尘世的浮华和喧嚣,在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间慢慢地铺展开来。
我临风而立,在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中,感受着诗人千年前跳动的脉搏。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幽蓝渺远的苍穹,一轮孤月独自徘徊,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人,却又始终难以如愿以偿,漫天的流光如同风霜,轻盈曼舞。此情此景,怎不触动诗人敏感的情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一连串的追问,无限的遐思冥想,然而回答他的只有滔滔的潮声,沉沉的海雾,一种少年初识愁滋味的憧憬和悲凉不禁在心底漫溢萦绕。
但诗人的神思并不沉溺在“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的哀叹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诚然,宇宙的永恒,人生的苦短以及由此滋生的伤感无可避免,但绝不会因此而颓废和绝望,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
我想,张若虚正是读懂了月华的隽永和谐,才会将心底积蓄的一丝凉意转化成对人生的追求和热忱吧。
那一声淡淡的叹息,以及那一抹明媚的惆怅是否也随着皎皎的良辰美景消散成无法寻觅的烟云呢?
“鸳鸯成纹已作枕,泪湿烛边春衫袖。”有月便有离,但诗人的笔下并没有大肆渲染露骨的相思。
帆影漂泊,江边闺楼中思妇凭阑,遥望久久未归的爱人。
月光入帘,卷不开,拂不去,浓浓的相思该如何排遣?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仅是自然的春天,流去的也是游子的青葱岁月和相逢的幸福时光。
江潭落月,他的凄苦,他的落寞情怀该如何寄托?鸿雁虽可以长飞,但奈何飞不过渺渺长空中的那轮孤月;鱼龙虽可以潜跃,但奈何只掀起一圈圈细碎的涟漪。
青枫浦、扁舟子、明月楼、妆镜台,挥之不去,拂之不竭,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千丝万缕缠绕心头。
轻轻掩上手中的诗卷,袅袅的情韵,点点滴滴地洒落在心间,摇曳生姿。
无论是清幽恬雅的江边春景,还是思妇轻润细腻的忧思,都令人心醉神迷。
“心欲静而思不止”,张若虚构筑的一个如神话般美妙的境界,刚踏进它的门槛便被一重重惝恍迷离的艺术气氛层层包围,缠绵蕴藉,一意萦纡,情不自禁地想要触摸更多。
文字的美是可以牵引出心中的美感的,文字的魅力是能够和心灵通达交互的,品读一篇怡人的诗文是对心灵的一次净化和洗礼,如聆听了小提琴演奏的小夜曲或者梦幻曲,柔柔的旋律,若雅雅荷香飘于流水之间,心情因这不经意的邂逅而浸染在名为“感动”的愉悦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