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火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汉钢铁直男 > 第二百七十三章 围追堵截

第二百七十三章 围追堵截(1 / 1)

卫青跟公孙贺在渔阳城南门处已经跟匈奴这十多万骑兵酣战了半个时辰之久。

看到伊稚斜率领二十万匈奴骑兵向他们这里冲了过来,卫青立马就明白了拦是拦不住的。

“让他们走!”

卫青大喝了一声。

公孙贺皱了下眉头。

“大将军,现在我们誓死把这三十多万匈奴骑兵留在这里,不能放他们走啊。”

“让他们走!”

卫青现在满脑子的都是唇亡齿寒还有假道伐虢两个典故。

张远的意思很明显,不能让汉军成为弱势的一方。

现在是四方势力当中有两方最弱小的势力跟最强大的汉军联合攻打第二强的匈奴本部大军。

如果最强的汉军跟第二强的匈奴本部大军死战,那么结果就很明显了。

第三强的乌桓人因为第一第二强的两方势力死磕而变成四方势力之中最强的。

谁也不敢保证乌桓大单于会动什么心思。

卫青眼看着就要胜利了,一反之前被围困在渔阳城时的冒险姿态,越发的沉稳了起来。

这时候的卫青才是大汉那个大将军,而不是张远的青弟。

汉军步卒在卫青的指挥下向后撤了一步,然后靠在了城墙根边上。

“我们去北边,这样匈奴人就只能往东逃。”

“喏!”

“赵破奴你率领两万骑兵与合骑侯公孙敖的五万骑兵会合,死死咬住匈奴骑兵的尾巴。”

“喏!”

只有这样追着打,才会让战损比拉开。

卫青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伊稚斜看卫青主动避让,心中大喜过望。

两支匈奴大军汇合,让伊稚斜的兵力重新回到了三十万。

但是他也不敢停下来,汉军加浑邪王部大军再加上乌桓人三方势力的联军,让伊稚斜吓破了胆。

“大单于,卫青率领二十万步卒向北边去了,他们一定以为我们会往北突围,选择最近的路。

我们必须要向东而行绕远了!”

“好,去右北平!”

伊稚斜狂吼了一声。

张远眼瞅着伊稚斜率领三十万匈奴骑兵朝他预计好的方向而去,心里面才放下了一块石头。

“派人去告诉乌桓大单于,让他也去东边,追着匈奴人,避免伊稚斜发疯回头跟浑邪王死磕。

他要是不去的话,我之前所有的承诺都不会做数!”

“喏!”

派了人去通知乌桓大单于,张远转身对着翕侯赵信说道。

“我们立刻从北边出长城,沿着长城去右北平的隘口。”

“可这一路上有许多隘口!”

“直接去右北平郡的俊靡城!

其他隘口匈奴人不会去的,那些隘口三十万骑兵想要通过,要花费上半天的时间,有这半天浑邪王跟公孙敖只要不是废物就能够灭掉伊稚斜一半的兵力!

另外每过一个隘口就让那些老兵知道,发现匈奴大军的踪迹立即放狼烟!”

“末将明白!”

张远这是要打速度战。

长城以南多山地多丘陵多河流,而以北就是一马平川的地界。

骑兵的速度在丘陵还有山地没办法提起来。

而张远他们从长城北边绕行,虽然走得路多,但是速度一定会比匈奴骑兵快上很多。

卫青手里的二十万步卒已经没用了,现在拼的就是各自的速度。

“让人把张骞送去渔阳城!

让大将军卫青过来,车骑将军公孙贺率领二十万步卒沿着长城加固防御吧!”

“诺!”

张远现在虽然只是一个骠骑将军,并且没有大司马的封号,但是已经成为了战术核心!

这四十五万汉军都在按照张远的计划向着胜利而去。

张远指挥卫青的行为要是在长安免不了被那群御史弹劾,可是现在在战场,就算是被绑着的张骞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卫青很快就骑着马赶到了张远的面前。

“大将军!”

“骠骑将军真的是运筹帷幄啊!”

一直以来都是张远在联系乌桓大单于跟浑邪王。

卫青在这方面没有出过力,今天有这样的局面全都是张远推动的。

这一切良好局面的开端也是因为张远在夫羊句山狭取得胜利才有的。

“大将军,接下来这八万骑兵就交给你了,我张远实在是没有能力带兵冲锋。”

“哈哈哈,能有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

张远跟卫青没有多说,直接率领大军向北出长城。

这个时候狐奴城内,公孙戎奴手底下的十万大军加上突兀骨率领的十万浑邪部骑兵,把十万匈奴本部骑兵堵在了狐奴城内。

至于乌桓人的十万大军已经跑掉了。

突兀骨正在诱导这十万瓮中之鳖投降。

效果还不错,这些人已经想着要投降了。

乌桓人临走之前也没有把事情做绝,乌桓大单于的那个亲信把伊稚斜的大单于节杖给了公孙戎奴。

有了这大单于节杖在,匈奴人的心理防线很快就崩溃了。

被围后不到一个时辰就全部都投降了。

公孙戎奴找到突兀骨,让他跟着自己一起去渔阳城。

然后公孙戎奴让高不识率领五万步卒看着这十万匈奴俘虏。

自己跟赵不虞率领五万步卒向着渔阳城而。

等到了之后才发现满地的全都是尸体还有没有主人的战马。

“赵将军,你带着将士们把这些战马全都赶到一块!”

“诺!”

渔阳城外最大的财富被人给忽略了,同样忽略的还有那几万头匈奴营寨中的牛羊。

不过这几万头牛羊不算多,也就是匈奴大军一天的消耗。

可城外这几万匹战马,立即就能把公孙戎奴手底下这五万大军装备起来。

战斗力可能一时半会儿赶不上正规的骑兵,但是起码可以去追一下前面那些消失不见,但是留下满地狼藉的骑兵队伍。

匈奴人逃亡的方向跟路线简直不要太好分辨。

这一路上都是匈奴骑兵的尸体,跟无主的战马。

渔阳城内就剩下几千的守军还有满城的百姓,公孙戎奴了解之后当机立断选择去追匈奴骑兵。

不然后面都没有他们的事情可以做了。

兀突骨当然要追寻浑邪王的脚步,就跟公孙戎奴合兵一起向东追去。

现在伊稚斜屁股后面不仅有自己麾下的三十万匈奴骑兵,还有十多万浑邪王的大军以及六万多汉军精锐骑兵再加上完好无损的二十万乌桓人骑兵。

今天这场仗,伊稚斜损失是最大的。

除去狐奴城那投降的十万匈奴俘虏,他这边也已经死了差不多有四五万骑兵。

可谓是损失惨重!

不过这个损失还在继续扩大,浑邪王这边都战死了两万骑兵,当然大部分是一开始他跟伊稚斜手底下的大军血拼时死的。

那时候双方的兵力差距不大,但是浑邪王手底下有动摇的人,这战力当然就不如伊稚斜手底下的大军。

可杀到现在,浑邪王麾下再也没有心软的人了。

都杀红了眼,还管大家是不是同一个种族的啊。

“稠雕他们肯定是想从右北平的长城处突围。

你先率领三万骑兵直接向东北而去,看见长城,贴着长城走,抄近路!

一定给我堵在他们的前面!”

稠雕懵了。

他这三万人是敢死队么。

不过他还是接下了浑邪王这个命令。

浑邪王已经把手底下的大军当成了换取军功的筹码,派三万骑兵抄近路堵在伊稚斜前面死战真算不得什么。

如果不是怕伊稚斜回头,他恨不得把身边这八万大军派出去七万,只留一万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就这样三万浑邪部骑兵开始从大军之中脱离出去,向着另一个方向去了。

公孙敖看到后,咬了咬牙。

这浑邪王真的是要军功不要手底下人的性命。

公孙敖可不敢这么干。

人跟人相比是有差距的。

公孙敖头顶上有三个人,一个卫青一个张远一个公孙贺。

三个人人人都有兵权,但是他没有。

而浑邪王虽然投降了,可他还是匈奴人的王,他自己的大军自己随意指挥。

旁人也没有说三道四的资格。

就这样数十万骑兵在大汉的疆域上狂奔着。

不到两个时辰就到了渔阳郡跟右北平郡交接处的平谷县城。

城内的守军什么时候见到过这样的场景。

大地都在随之颤抖。

他们只能紧紧地关闭城门,不敢有别的心思。

当他们看到数十万骑兵里面有一支一身黑甲的骑兵,而且还是追逐的一方,心里面就安心多了。

起码证明战争正在向着好的那方面发展。

四十万骑兵刚刚路过平谷县城不久,乌桓大单于就率领二十万骑兵追了上来。

还没当平谷县城的守军反应过来这是什么情况时,两刻钟过后,又是一支十五万人的骑兵过境。

有匈奴人也有汉军。

平谷县的县令如果不是提前接到了张远的命令,说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开城门,他真的想出去问问。

我们大汉现在战马多到都能够跟匈奴玩追逐战了么。

过了平谷县城就是右北平的无终县城,伊稚斜看到这座县城心里面高兴了一下。

总算是逃到右北平来了。

身后的敌军骑兵虽然还死死的咬着,可是只要出了长城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伊稚斜心里面已经做好了盘算。

等出了长城,他就让手底下的三十万大军直接分散开来。

从西北边一直到东北边,这一大片范围都是他们逃跑的路线。

到时候他就看看,身后的汉军骑兵还有浑邪部这些反军怎么追!

长城以北,卫青统率的八万骑兵早伊稚斜的匈奴大军很多很多步抵达了右北平的俊靡县城。

这里是右北平郡段长城的最大隘口,能够同时让五千大军并排通过。

长城在这里是被隔断的,所以才会在这里盖这么一座县城。

如果不能从这里通过,继续往北就只剩下一个可以越过长城的隘口,辽西郡的肥如县城。

再往东就是燕山山脉一直到海边就都没有隘口了。

匈奴骑兵只要过了肥如县城继续向东那就真的是死路一条,再往东就得游着泳越过长城。

张远也跟这大军到了俊靡县城,这一路上来身子骨都快散架了。

不过比之前晕倒那次好了太多。

到了俊靡县城这里也算是能够先休息休息。

卫青让赵信进城联系俊靡县县令,让他调动县城中的百姓,到长城缺口这里挖沟设障。

然后又让这八万骑兵在两旁的山林之中砍树,把树木都仍在缺口这里。

估摸着匈奴骑兵再快也要一个时辰之后才能到,卫青就走到了张远身边。

“主父偃死了!”

张远看着旁边就萧鼎一个人站着,其余人都离得远远的,就动了心思调侃一下卫青,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

“我知道。”

“我跟你说过那种人活不长久。”

“没想到他这么自大。”

卫青觉得齐王的死一定跟主父偃有直接关系。

一个国相逼得诸侯王自杀,主父偃也是没谁了。

“他自不自大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以后都得听我的。”

“认赌服输这是自然的。”

卫青不信张远能逼他做有害大汉的事情,索性直接认账。

“还有一点,褚兄怎么办?”

张远突然提到褚达,卫青也皱紧了眉头。

“匈奴大帐之内没有留人,公孙贺派人搜了几遍,刚刚让人骑着快马来告诉我了。”

“那么说褚兄一定在伊稚斜身边。”

“也有可能遇难了。”

卫青虽然不想,但还是说出了这个可能。

公孙贺不知道褚达的事情,他只是看有没有活人,但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去看那些死人的身份。

“不可能,且看着吧。

褚兄明哲保身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希望如此。”

萧鼎在一边都听迷糊了。

果然都是大英雄,说的话都是弯弯绕绕的,让人听不明白。

“等这次回去之后,我可能要成婚了。”

卫青看到萧鼎站在一边叹了口气说道。

张远也沉默了。

万户侯,大将军,大司马。

能够拿到的官职跟荣耀,卫青都已经拿到了。

连三个儿子都已经是列侯了。

再封还能怎么封?

把卫青那个外甥霍去病封成列侯?

不要说卫青不会同意,刘彻也不会对自己的喜欢的孩子搞一处拔苗助长的丑剧。

既然封无可封了,要么就是让卫青滚犊子,找个卫青的毛病,把卫青一身的荣耀称号全都剥夺掉。

要么就只能找一个公主成亲,让卫青成为皇家的人。

外戚是外戚,可是跟公主结了婚的外戚,那就是皇族。

这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外戚之所以有个外字那就是外人,而皇族就算你不姓刘,那也是半个内人。

因为卫子夫嫁给的是刘彻,又没嫁给所有的刘氏族人。

但是刘氏族人嫁给卫青,卫青就是刘氏一族的女婿了。

“那你喜欢长公主殿下么?”

萧鼎站在旁边吓了一跳,赶紧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他觉得自己的妹夫实在是太敢说了。

卫青眨巴眨巴眼睛,躺在了地上,拔了跟绿草放在嘴边叼着。

“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

一直以来有的只是敬重吧,你也知道我与长公主殿下的关系。

一直以来我都拿她当主人家看待,现在这种事情落在头上反倒有些不舒服。”

“可长公主殿下守了好几年活寡,不就是等你牛掰起来了么。”

“你还在说。

你的婚事一方面是长公主殿下不想萧若入宫。另一方面她是担心太后跟陛下把她许给你。”

张远相信卫青说的,所以浑身一颤。

想想都特么的有点可怕,好不好!

还好嫁给他的是萧若,平阳公主也看不上他张远,要是看上了那可就麻烦了。

平阳公主保养的再好那也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了。

马上都四十了,而现在是古代,弄不好张远娶回家,过个没几年平阳公主比张远都要早死。

不过张远知道平阳公主比卫青活得时间都长。

刘彻执政时期,他手底下的能人武将都活不长。

但是这些女子一个比一个能活。

也是见了鬼。

窦太主现在天天花天酒地都死不了。

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然后卫青病死了卫子夫还活得好好地,最后要不是自杀,说不定活得也挺久。

这些人好像都因为权力的缘故把她们的性命给吊着。

比如窦漪房窦太后,王娡王太后,还有平阳公主。

“你快别拿我开玩笑了。

我都不知道回去怎么跟卓文君说。

她一个冬天都在长安城没有去蓝田山。”

“远兄你就是把情分看的太重了,多情人肯定会被情分困扰的。”

卫青说出这句话也是无奈,他也不想休掉自己的发妻。

张远只知道卫青休妻了,但是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这些人还是把权势地位看成是最重要的东西。

两人聊着聊着,时间就这么流逝过去了。

一个时辰过后,萧鼎再次跑了过来。

“大将军,骠骑将军,我们的人看到了有几万匈奴骑兵赶来这里了!”

“才几万?”

张远有点不信。

“差不多有三万骑兵,看不清楚是谁的属下,但是肯定是匈奴人。”

卫青没有多想,立马从地上起来,开始让八万骑兵列阵等待。

不管是不是伊稚斜的大军,这里能出现三万匈奴人,那也能说明伊稚斜离这里不远了!!!

最新小说: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霓裳铁衣 催昭嫁 我的女友是诡异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公主万福 三国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