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冷静.
……
……
……
就在赵俊臣暗暗思考着未来计划的时候,李传文作为幕僚团队的魁首人物,也开口向赵俊臣总结道:“赵大人,经过了我等的详细整理之后,那些徽浙商人们所提供的检举内容已是全部汇总完毕,仅仅只是今天一晚上的时间,那三十七位徽浙商人全部都向咱们府里投了举报密信,总计检举了打尽,到了那个时候,赵俊臣的举动固然会震动朝野,但最终倒霉的人,绝不会是那些参与走私活动的商人与官员,而会是赵俊臣本人!
毕竟,赵俊臣手中掌握的种种证据,虽然是威力巨大,但因为涉及人数太多了,却也容易引起百官们的忌惮与敌视!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乃曰“法不责众”,若是赵俊臣一口气弹劾了二百八十四位朝廷七品以上官员,哪怕是证据确凿,德庆皇帝也绝不会出手惩处这些官员,毕竟人数太多了,若是全部惩处,德庆皇帝又去哪里寻找这么多的接替人选?这么多官员倒台,必然是天下震动,到时候朝廷的声誉又会损失多少?所以,若是赵俊臣当真这么做了,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会是二百八十四位贪官在铁证面前被判定无罪,而赵俊臣这位举报之人反倒会因为扰乱朝廷、诬告同僚、打压异己等等罪名受到德庆皇帝的惩处——毕竟,相比较二百八十四位贪官,惩处赵俊臣要容易得多、影响也小得多,哪怕赵俊臣的弹劾乃是一片公心——类似的事情,历史之中已是发生过许多次了。
如此一来,赵俊臣若是想要讲这份册子里的内容全部曝光,自然就是寻死之道!
幸好,赵俊臣虽然得到了这份册子作为武器,但并没有忘乎所以,依然能够保持冷静与理智,还知道徐徐图之的道理,却也省却了李传文等人的一番劝告。
另一边,见到李传文等人的表情之后,赵俊臣也顿时就明白了他们的心中担忧。
轻轻一笑之后,赵俊臣缓缓说道:“各位不必担心,本官并不会将这些罪证全部曝光,本官目前仅只是要对付那些走私商人罢了,至于那些涉案的朝廷官员,本官还不打算动他们,甚至不会将自己掌握他们罪证的事情传扬出去,只当自己并不知道他们的罪责,留到日后再逐一对付……”
说完,赵俊臣微微一叹之后,感慨道:“虽然,在这件事上,咱们乃是代表着朝廷大义,乃是正义的一方,但本官也知道,自古以来,胜者往往并不是正义的一方,而是实力更强大的一方!所以,本官在拥有足够实力之前,并不会轻举妄动!”
听到赵俊臣的这番言论之后,众位幕僚皆是表露出了钦佩之色,既是钦佩赵俊臣的理智与冷静,也是钦佩赵俊臣能够讲出这么一番道理。
于是,众幕僚以李传文为首,纷纷向赵俊臣躬身应是,并且也趁机称赞了赵俊臣几句。
心中的担忧消散之后,李传文突然想到了一件正事,向赵俊臣请示道:“大人,按照您的构想,徽浙商人们举报了走私罪行之后,就可以得到这名走私商人手下三分之一的船只,但如今,大部分走私商人都是被多人同时举报,却不知这般情况应该如何解决?那些奖赏是给最先提供罪证情报的徽浙商人?还是所有提供罪证情报的徽浙商人平分这些奖赏?”
赵俊臣没有任何犹豫,说道:“自然是所有提供罪证情报的徽浙商人平分奖赏!我的那些提议,只是想调动那些徽浙商人的积极性,让他们踊跃检举自己曾经的同行,但我也并不希望他们之中的某个人得到太多的好处、实力扩充太快,否则就容易尾大不掉了。”
李传文点了点头,依然赞同赵俊臣的想法,答道:“属下明白了!”
***********************
接着,众位幕僚就打算按照赵俊臣的吩咐,继续去整理资料了。
然而,赵俊臣却是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开口问道:“对了,你们刚才说,今晚总计收到了八十二名走私商人的罪证情报,但最终只能抓捕其中点了点头,说道:“大人听过此人的名字,也许是因为此人的儿子名叫李纯臣,乃是今科殿试的二甲进士。”
“李纯臣?”赵俊臣若有所思,轻声说道:“原来如此,确实是虎父无犬子……”
事实上,对于李纯臣此人,赵俊臣一向是十分重视。
当初,李纯臣参加殿试的时候,所写的那份试题可谓是吓了赵俊臣一大跳,此人建议德庆皇帝开启“风闻言事”之策,不仅要降低朝廷官员上呈密疏、弹劾朝臣的标准,而且官员们从今往后弹劾朝中大臣,也不再需要切实证据,更不必为自己的弹劾奏疏负责。
若是德庆皇帝当真是采纳了李纯臣的建议,那么朝中百官马上就会迎来“朝中何人不被参,朝中何人不参人”的局面,到了那个时候,德庆皇帝手握朝中百官的无数罪证,自然是皇权大增。
所以,对于李纯臣的建议,德庆皇帝自然是心动了,只因为这般建议必然会受到百官抵制,所以德庆皇帝还没有切实行动罢了。
自从殿试结束之后,李纯臣就一向是表现低调,德庆皇帝似乎也早已经忘记了他,但赵俊臣却知道,德庆皇帝只是在冷处理李纯臣罢了,就早晚都会重用于他!
只是,赵俊臣却没想到,自己竟是在这个时候再次听到了李纯臣的消息、
显然,不论是李纯臣,又或是李纯臣的父亲李泽广,都不是简单的人物,需要赵俊臣暗中留意。
……
PS:求订阅!求动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