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火小说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军工元帅 > 第五十九章 历史的偏差

第五十九章 历史的偏差(1 / 1)

()更重要的是,李卫华现在不能给吴健雄提供研究核物理的条件,却又不愿将她放走,毕竟人一去美国,再想带回来可就难了,而为了保密,暂时又不能对吴健雄明言,这就进一步加深了吴健雄的误会。【百度搜索Www..Com会员登入无弹窗广告】以致于每次李卫华约她谈话,吴健雄都要带把剪刀防身。但另一方面,李卫华在物理学领域的高深造诣(以前老婆的功劳)又令吴健雄这个未来的物理学天才深感佩服,这种矛盾纠结的情绪也成为了后来双方关系变化的最初诱因......

此外,令李卫华有些哭笑不得的是,不光是吴健雄对他有误解,就连自己的部下,也都以为他对吴健雄有意思。好吧,李卫华承认吴健雄是万中无一的美女,而且还是科学界的同行,与自己虽然政见分歧很大,但在其他方面共同语言还是不少的,按说也算是李卫华的良配,但李卫华当年可是看过吴健雄老年时的照片的,加之他又素来不是好色之徒,所以天地良心,他真的从没有过非分之想。但现在“链锁反应”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李卫华也就无法解释清楚,再说至少部下的误解也不是全无好处,至少没有哪个家伙敢去冒犯或者纠缠吴健雄,所以李卫华也就一直抱着“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态度,反正将来真相揭晓后,大家都会明白过来的......

另外在这些科学大牛当中,后来的“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虽然最终也被红十五军裹挟而走,但态度却一直很不友好,因为他是一个极端的无政府主义者,对于政治无比厌恶,因此无论是国民党还是**他都反感,而且此人还动辄在课堂上散布自己的无政府主义观点,甚至不允许弟子关心政治,至于加入党派之类就更是他不能容忍的了。【高品质更新】李卫华原本对其还颇为敬仰,但很快就忍无可忍,当面指斥道,“你这是一方面自己要绝对的自由,却不肯给自己的弟子自由!如此的霸道蛮横,纵然你课教得再好,又有什么资格教书育人?”

束星北人品其实不错,只是个性固执而脾气暴躁罢了,闻言也不禁受到了触动,但他的臭脾气与坏习惯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过来的。最后李卫华无奈之下只得让其专门从事科研工作,至于教学就免了,中国虽然缺乏大学教师,但也不差他这一个。这自然令束星北非常愤怒,他虽然因为对祖国和科研的热爱答应领导一个小组进行无线电方面的研究,但对于李卫华个人,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给过什么好脸色......

不管如何,得到这些科学家后,李卫华还是由衷地高兴,或许兵工厂短期内是得不到多少帮助,但他记忆中的青霉素、雷达等不少重要科研成果却有望提前问世了,而这对将来的抗战乃至中国的未来,都会作出难以估量的巨大贡献......

“这小子也太敢吹牛了,真当咱们都是傻子不成?”,彭德怀看了李卫华如实的汇报后气冲冲地叫道,他当年虽然曾经攻克过长沙,但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能想到,同样是省会城市,杭州可比长沙难打多了,不但面对的敌人实力不是一个档次,而且杭州交通更加便利,**的增援自然更快,这就进一步增大了夺城的难度。

“老彭啊,你可别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如果此前红十五军的电报都没有水分的话,他们还真的有打下杭州的可能性,十万人马、几百挺机枪、近两百门火炮(含迫击炮),而且士兵也大都是解放过来的老兵,实力比我们这里(此时红一、四方面军已经会师,总兵力超过十万。)都要强得多了。而且连老彭你都认为他们打不下杭州,老蒋自然更会如此认为,这里面就有钻空子的机会......”,**笑道。

“这样一想倒也不是不可能,他娘的,如果战报是真的,那这小子运气也太好了!”,彭德怀忍不住笑骂道。

“可不光是运气好啊,十五军广大指战员的英勇也不能忽视,据十五军的电报上说,自起兵到现在,累计阵亡和伤残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三万,这才区区半年时间啊!而且是在没有打过一次败仗的情况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口中即将烧完的烟蒂。

但不管如何,中央首长们的心情还是大为好转,这不光是因为捷报本身,也因为红十五军的飞速发展,多少可以压制一下张国焘自恃兵力雄厚而萌生出来的野心。虽然因为采纳了李卫华电报中所说的“即俘即补”与“诉苦三查”,红一方面军此时的兵力足有近三万人(注1),比历史上要强了不少,但与兵力多达八万余人、而且装备更好的红四方面军相比,还是明显差了一大截的,但现在外面还有一支更强的红十五军在,张国焘就未必有那么大的胆子了,毕竟即便篡权成功,焉知有了范例的红十五军不会效仿?那张国焘不惜名誉受损冒险所换来的,只不过是他现在本来就得到了的土皇帝身份,究竟有何意义?结果后来张国焘果然没敢下手(其实也因为红一方面军的实力比历史上强得多),中央红军也不必像历史上那样为了避免他的毒手而急匆匆地只带了部分兵力北上,使得陕甘宁根据地有了比历史上好得多的基础,而何长工等人也因为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被张国焘裹挟参加伪中央政治局而能继续得到**和党中央的信任,**党内的本土派无论是实力还是凝聚力都比历史上同时期更强。

注1:对于历史上一、四方面军会师时一方面军到底有多少兵力并无准确的数据,只能肯定不少于1万、不多于3万,本书中取被采用最多的一万五千人,加上“即俘即补”与诉苦教育(不但增加战俘的转化效率,也减少自己的逃兵。)的作用,此时达到两万多人很正常,毕竟四渡赤水开始一方面军就没打过什么败仗,在一直胜利的情况下,这些办法的效果是很恐怖的。

&^^%#抗战之军工元帅59_更新完毕!

最新小说: 解构诡异全文 超能暴乱 温柔坠落 绝对征服系统 红警之崛起南洋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皇家娱乐指南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明末工程师李植李成 大唐无双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