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火小说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军工元帅 > 第三十二章 中国保尔

第三十二章 中国保尔(1 / 1)

()必须说明的是,李卫华之所以有闲心找孙立人合作编写《华人操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如今的**师日益强大。Www..Com而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是,攻占萍乡所得的好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超过了永丰与新淦战斗的缴获......

萍乡人口多达四十几万,而且产业工人比例高,群众基础又好,加之这一年经济不景气,萍乡的工矿企业纷纷开始裁员和减薪(史实),这当兵吃粮怎么也比逃荒要强吧?因此**师的扩红十分顺利,加之萍乡不像苏区诸县那样受到长期战祸荼毒,青少年人口比例很高,李卫华又没准备将其发展成根据地(交通太便利),所以招兵时是能招多少就招多少......

而且李卫华也不像以前朱毛来萍乡扩红时那样老实地一切全凭自愿,他只要能够让符合要求的青少年加入,什么歪门邪道都用(注1),结果光在萍乡一县**师就扩红一万多人,而且全都是好兵苗子......

比起兵员,带走几千名技术工人和潜质较佳的少年,是李卫华心目中更大的收获。为了劝说他们跟自己走,李卫华的节操掉了一地,不但坑蒙拐骗全用了,对于某些他志在必得而又死不听劝的人才,李卫华甚至采取了强制措施,就算绑也要将他们绑走。“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为了避免被这位行径更像土匪的红军师长一怒之下给崩了,萍乡各大工矿企业的技术骨干们只得垂头丧气地卷起铺盖、带着家人一起登上了这条前途难测的贼船......

对于李卫华这样霸道的做法,包括何叔衡在内的很多党员干部都看不下去了,但李卫华却振振有辞道,“为了建设中国的大工业,我没有别的选择,如果将他们留下,这些人一辈子大概也就会满足于挣钱养活家小,但是在我的领导下,他们却可以成为中国工业化的奠基人。【百度搜索Www..Com会员登入无弹窗广告】中国连沦陷的东三省在内,重工业部门的产业工人不超过一百万人,而西方却数以亿计,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模式他们搞科研的速度会是我们的几百倍!如果考虑到质量上的差距,就更加令人绝望,我们唯一迅速赶上西方的办法,就是像苏联那样集中有限的人才对某些领域进行重点攻关,因此每一个人才,每一点时间,我们都不可以浪费!”

“那也应该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怎么可以像土匪一样......”,何叔衡虽然知道李卫华所言不无道理,眉头还是紧紧皱着。

“这些技术工人收入高得很(民国工人工资比解放后更高,技术工人更是如此,但这只是物以稀为贵罢了,并不能说明旧社会就多么好,假如中国现在的工人数量骤减到一百万,平均工资至少增加十倍,民国时期的技工其实相当于现在的白领......),光靠嘴皮子,谁肯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跟我们走?”,李卫华冷笑一声反问道。

何叔衡叹了口气,默然无语。

“何老你放心吧,中央若是追究责任,都算在我身上好了。”,李卫华笑道。

何叔衡立刻就吹胡子瞪眼睛道,“这怎么行?”

虽然李卫华固执己见,但何叔衡的某些话他还是听进去了,毕竟现在**师随时都可能卷入战斗,保证军事上的胜利才是第一位的,如果**师被打散了,那带上再多的技工也毫无用处,反倒白白令其送了性命。因此李卫华虽然心中万分不舍,但还是忍痛将技工中那些年老体弱跟不上队伍的、子女因为年龄或者身体等原因而不能远行的都留了下来,只带走了一千多个技工、几十个专家以及数千名有一定文化基础而且心灵手巧的潜质少年。其中那些少年只是李卫华为将来打算而挑选的,暂时他还没功夫亲自教育,但李卫华却在名单里看到了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吴运铎”......

“对啊,我怎么忘记了,好像就是这一年吴爷爷因为安源煤矿裁员而被迫跟着父亲逃荒去了湖北大冶,看来我运气还不错,要是晚来一点,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碰上了......”,李卫华一拍大腿道,由于“吴运铎”这个名字并不常见,加之其独特的脸型(就像被大刀当面砍过一样),李卫华一下子就确认这个现在还有点腼腆的少年正是后来闻名世界的“中国保尔”......

这个一开始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的少年矿工,历史上只花了三个月时间就靠着简单的工具制造出了第一支质量合格的步枪,一年之后,就成为新四军的军工骨干,两三年后就成为了红色军工之中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可惜历史上由于工作条件恶劣,吴运铎终因多次实验事故而重度伤残,到了解放后已经只能从事指导性的工作,否则以他出类拔萃的天赋和天下罕有的勤奋,很有希望成为世界一流的军工大牛。不过令李卫华有些别扭的是,当年他得喊爷爷的人,穿越后却反而叫他师傅了......

注1:历史上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动员青年入伍时就已经学坏了,比如某人故意在夏天烧大炕,然后给坐在炕上的青年们作动员讲话,结果不一会儿就有青年热得受不了站了起来,该贱人立即表扬一通,夸他觉悟高,青年放不下脸面,只好硬着头皮参了军,有了第一个做榜样,其他人的工作也都变得好做了......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兵力飞速增长,土改的影响其实并没有一般人以为的那样大(但对后勤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怕死是人的本性,但是支前相对较低的风险对于刚刚分到土地的农民来说,还是愿意冒一下的。),分到了地的农民首先想到的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主观上并不愿意上前线拼死拼活,转化战俘与后方动员效率的提高,才是被大家忽视了的关键,当然,土改之后这些工作都更好做一些,但也就是锦上添花而已。

&^^%#抗战之军工元帅32_更新完毕!

最新小说: 温柔坠落 明末工程师李植李成 超能暴乱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红警之崛起南洋 绝对征服系统 皇家娱乐指南 解构诡异全文 大唐无双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