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火小说 > 女生耽美 > 在古代打酱油的日子 > 第四十八章 时间是最大的杀器

第四十八章 时间是最大的杀器(1 / 1)

一钱俸禄,崔赵两家赏赐奴才还不只这些。

崔二表哥出自江南顶级世家崔府,世代富贵,吃穿无一不‘精’致,用度无一不奢华,所见所闻皆是‘精’巧不凡之物,哪怕崔府再低调,又上过战场,拼杀艰苦三年,崔二表哥再能吃苦,他骨子里还是对银钱不上心。

而赵三姑娘更别提了,她出生的赵氏一脉能够和崔府联姻,想来相差也不大的,当年赵家入京和崔府联姻,她沦落乡野,受了蛮人侮辱,可到底身娇体贵,长相娇媚,成了他人‘侍’妾,物质上还是不算亏待的。

就算比不上在赵家的日子,让她难过不已,却好歹比平头老百姓好过多了,不然也不会世人皆知做妾低人一等,还有那么多得寒‘门’‘女’子弃了尊严,入了妾‘门’,实在是百姓日子苦。

一钱银子,对他们二人来说太少了,还不够玮姐儿一人用度。

二人无奈,就只能舍弃了脸面做起来买卖来,赵三姑娘典当了最后一个头面,盘了一个铺子,做起了绣衣的买卖。

崔二表哥也辞官,帮衬起赵三姑娘。

赵三姑娘是世家‘女’,入的是江南‘女’学,自然有一手好绣技,一手苏绣和失传的‘乱’针法,还是在民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要知道世家府上皆养着绣娘,‘女’眷也大多数开了些相关店铺,均是顶级的绣娘留与家用,次一等才到外面做了买卖。

故民间的富商买卖的绣衣实在比不上赵府秘传的绣法‘精’巧,赵三姑娘的生意自是越做越好,富商‘女’眷皆爱至其家。

赵三姑娘聪慧,又熟悉世家品味,能够很轻易地把握‘潮’流,设计出来的绣衣也自己比一般绣房多了几分灵气。

很快一些寒‘门’官员和新崛起的小世家也爱到赵三姑娘所开的绣坊订制衣裳。

赵三姑娘兜里有了银子,腰杆子硬了起来。相反的崔二表哥成了打下手的,家庭地位自然发生了变化。

崔二表哥对赵三姑娘的怜悯之情少了几分,对家里的思念也越来越深,当年他能够与赵三姑娘出‘门’,除了往日的旧情,更多是出于大男子骨子里的怜惜。

可是现在发现赵三姑娘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柔弱,相反还极端坚强。甚至在家庭地位发生变化的时候。强势更胜崔二‘奶’‘奶’。

崔二表哥此时不能接受,甚至想要回崔府,只是拉不下脸面,他心里觉得赵三姑娘不需要他了。

赵三姑娘无疑是聪慧的。她见崔府并不曾像当年所说的那般,宣布崔二表哥已经过世了,而不过是说崔二表哥得了恶疾,将他送到江南静养了。

她聪明的看出崔府还是不曾抛弃崔二表哥,只是等崔二表哥和她断了关系就回去。

这样的拉锯站,赵三姑娘总比崔二‘奶’‘奶’等得起。

赵三姑娘恢复了柔弱姿态,又拉拢起崔二表哥的心,早年她就想着先和崔二表哥生个儿子,抱了孙子。崔府心中再有怨气。总不能不要孙子吧。

当然她心里也明白,按照崔府强硬的态度,也可能真不要孙子,但是崔家二房无子,怕是崔府只能留了她。

可惜崔二郎这个榆木疙瘩。到底是崔大舅舅生出来的,骨子里还是有些迂腐坚持,他觉得真心爱慕赵三姑娘到底还是要等二人名分定了下来才成。

于是赵三姑娘和崔二郎许久也不曾同了房。

柴米油盐消磨了二人感情,赵三姑娘不由想通过关系维持情分,她清楚崔二郎的‘性’子,占了她的身子,就不会抛弃她。

软得不行,来硬的,人学好难,学坏容易,赵三姑娘见了三年‘侍’妾间下三滥的手段,也自是学了几招,往日不屑羞耻,此时‘逼’到绝境,用上又何妨。

赵三姑娘和崔二郎成了有名有实的夫妻,崔二郎也不想着回崔府,他当年之所以趾高气扬的觉得是崔府冤枉了他,他委屈,不过是他从不曾与赵三姑娘发生超越礼法的关系,现在二人无媒苟合,崔二郎也没脸回家了。

当然他也清楚他再也回不去了。

可惜赵三姑娘却不知崔二郎的心思,她琢磨着自己手里有银子有产业,和崔府耗得起,等到儿子生下来了,而崔二‘奶’‘奶’却一直无子,崔家还让二房绝嗣不成。

赵三姑娘一心想要回崔府,崔二郎却用心想要成为崔无。

时间流逝,二人的事儿也足渐被世人淡忘,崔二郎往日的相‘交’的几个密友,也偷偷资助起崔二郎,有人劝他老实回家,也有人安抚他老实过日子。

崔二郎笑笑,从密友那儿借了银子,开始做起了买卖来。

崔二郎相‘交’的皆是世家子,有日子好过的,自然也有日子难过的。

日子难过,大多数是家里不得宠的,不曾分家,靠月例过日子,手里拮据,听崔二郎做买卖,也起了心思,和崔二郎合作起来。

一来二去,崔无这个商人还真在一干爷们扶持下,做起了大买卖来。

崔二郎吃过亏,也赚过暴利,他离了崔府的事情,外面不传,内里都是清楚的,不管怎样他到底是崔家的子嗣,也没什么人敢找揪他。

上面有人,手里有钱,崔二郎为人又豪爽义气,买卖越做越大,崔无这个名字没过三年倒成了有名的富商。

赵三姑娘和崔二郎的日子也越过越顺心,赵三姑娘甚至暗自得意想过,就算崔二‘奶’‘奶’有了身份,哪里比得上她有人有钱过得自在。

特别是赵三姑娘三年前又一举生下一对龙凤胎,她甚至想就算一辈子不回崔府,和崔二郎做个富商也没什么。

可惜这些到底只是想想。

赵三姑娘遇到了一个人。

谁在闺阁中没有几个看不顺眼,赵三姑娘在闺阁中就看黄家二姑娘不顺眼。

黄家姑娘闺名蓉,上面有个姐姐叫做芙,姐妹两个合起来就是个芙蓉。

光听这直白的名字就知道两姑娘的出生了。

是的,黄家乃是江南大户崛起,祖上往上追三代不过是个卖山货的,后来不知道从哪儿发了横财。就置办了田地,三代诗书,从商户变成了农户,又从农户变成了官绅。

赵三姑娘在闺阁的时候,黄家最大的官就是黄姑娘的父亲,当地县丞,赵三姑娘自然不大看得上黄家姑娘。

世家姑娘就算不喜欢一个人。最多冷着她。不理她,也不会像个疯狗一样到处‘乱’咬。

赵三姑娘不理黄家二姑娘,黄家二姑娘却不是个知趣的,相反暴躁又野蛮。被家里娇宠得失了分寸,竟然直接教训起赵三姑娘一干人等。

小姑娘们虽然讲究含蓄,但是惹急了还很是有手段的,赵三姑娘使计让黄家二姑娘丢了脸,成当地又名的笑话,落了一个“鄙薄商人‘妇’”的下场。

黄家姑娘没了名声,谋不到亲事,赵三姑娘却与崔阁老家的公子定了亲,二人就成了“东施”和“西施”的对比。

命运何其奇妙。山不转水转。风水轮流转,一场南北之战,一场抗蛮战争,改变了很多人命运,其中就有赵三姑娘和黄二姑娘的命运。

赵三姑娘在王朝变更中受了蛮人的侮辱。不得不沦落红尘,成了旁人‘侍’妾,又在战‘乱’中再次被蛮人掳走,怀了蛮人的孩子。

好不容易遇上了从前的爱人,却一个使君有‘妇’,一个委身他人,不得不咽下苦果谋算爱人,却连个妾的身份都谋不到。

虽然如今算是熬了半个好,却也只是崔二郎借用崔无这个商人身份的夫人。

而相反的是黄二姑娘,她当年无可奈何真的嫁给了富商的次子,成了众人口中果真商人‘妇’。

可她所嫁的商人次子却是个有成算谋划的,大胤和蛮人作战,他冒死送粮支援抗战英雄,后来更是留在幽州成了军需官,多次在抗蛮战争中想方设法的给断炊的战士谋划粮食。

等到战争一结束,朝廷封赏,他自然也一跃成了官身,改变了命运。

说起来黄姑娘所嫁的陈姓商人和崔二表哥还是战场上的好友,他得知崔二表哥的事情,还不计前程的多次资助过崔二表哥,就连崔二表哥的买卖也是他手把手的教的,二人感情相当好。

只是黄姑娘一直在老家‘侍’奉爹娘,黄二姑娘和赵三姑娘才不曾见过面。

等到二人见面了,一下子就针尖对上锋芒。

“没想到咱们堂堂的赵家姑娘也成了商人‘妇’,不对,成了一个见不得光的外室。”

黄二姑娘打蛇打七寸,陈二爷虽是有骨气,却有商人通病,就是不甚重礼法,好‘色’,妾室多,黄二姑娘一心觉得自己日子不舒坦,全是赵三姑娘当年谋害。

赵三姑娘被气得吐血,却无法反驳,只能冷哼一句,“陈夫人,我劝你一句,都嫁了陈二爷了,就别三心两意,看不上商人。”

赵三姑娘一派温婉大方,却说着挑唆的话,陈二爷朝黄二姑娘冷了脸。

第一场斗法,赵三姑娘胜一筹,之后二人多次斗法,皆是赵三姑娘稳占上筹。

更在最后一击中,陈二爷和黄二姑娘情分全无,陈二爷甚至违背礼法的娶了平妻。

这种商户人家才有的贵妾说法,赵三姑娘心里很是不屑,但黄二姑娘倒霉,她却是很是乐意的。

可惜她亦不是最后的胜利者,没过多久,黄二姑娘悲愤下逝世,陈二爷后悔不已,崔二表哥也在蛛丝马迹中看到了赵三姑娘的手笔。

崔二表哥惊诧,不敢置信,又对陈二爷后悔不已,他看到黄二姑娘留下的二子,当即做下决定将赵三姑娘所生的两个‘女’儿嫁给黄二姑娘的孩子,来成就佳话。

赵三姑娘得知后,勃然大怒,她当然不同意将两个孩子嫁给她死地的儿子,更何况还有她的小‘女’儿。

长‘女’非崔二表哥的子嗣,二人心知肚明,赵三姑娘也在生了龙凤胎后对这个‘女’儿又爱又恨,随着时间流逝,也不再爱惜,她嫁给商人后,她也不甚难过。

可小‘女’儿不成,是她的心肝‘肉’。

崔二表哥和赵三姑娘因此事闹开,二人打起了冷战。

最新小说: 星际屠夫 激活帝王系统,开局召唤典韦 民俗:开局大婚,新娘脱下画皮 机甲星辰战记 黄仙讨封,我告诉它要相信科学 我在诡楼当包租婆 开局天龙慕容家,斗转星移打诸天 快穿之普普通通观察员 从海贼开始做革命导师 快穿:在甜文里被大佬们亲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