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末尾那一段时间,西边王双和任君武部,算是暂停了攻势。
而东边几路大军也没有再向东挺进,都在稳定控制区域内的形势,这一段时间,包罗的作用很大。
他的身份让那些部众愿意接受调遣。
其实,建奴那边也一直在监视井坪军的动向,一刻都没有放松观察。
只是井坪军的优势太过明显,总能找出建奴的探子,然后将其处理干净,消息没有走漏出去。
只是到了七月的时候,建奴那边总算发现了蹊跷之处。
因为没有消息传出来,所以,皇太极凭借多年的经验,感觉对方大军往辽东开进。
皇太极也开始进行了调兵遣将。
并且,将一些人从盛京撤了出去,撤退到了赫图阿拉。
皇太极相信对方的目的应该就是盛京,到时候,这里会成为双方交战的重点区域。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两个月。
来到了崇祯十一年九月。
此时,孙承宗已经跟着赵知来去了归化城,并且在那里住了下来,随时了解井坪军的事情。
赵知来也吩咐了李深井,将战报给孙承宗,也提交一份。
所以孙承宗对北方的形势,那也是掌握得非常清楚,知道了现在大军所处的位置。
即将开始盛京的战役。
走到孙承宗居住的小院,赵知来直接推门进去了。
他现在是已经是这里的常客。
经常和孙承宗一起聚聚,聊聊战事,聊聊控制区的事宜,获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小院里面,翠香和毛丫那三个小孩,正玩得十分高兴。
赵知来已经吩咐了竹兰那边,等到九月开学的时候,就让这四个孩子都去上学。
他已经找了不少现代资料,老师也培训了一部分,就等九月十号的时候,开学上课。
所以,现在她们还有时间在这里玩闹。
当然,赵知来的学校并不是只教小孩子。
而是什么年龄段的都教,只要他们想学,都会免费提供相应的课程。
像云鬟,就学习了现代的自然科学知识,要经常去上课,不过,今天云鬟去的地方不一样。
云鬟今天去了如娘那边。
她现在已经成了一名医学学徒,跟在如娘旁边学习。
云鬟的天赋也不错,另外幺妹也会帮助她学习,所以,云鬟的进展很快。
事情都是往好的一面发展。
孙承宗没有忘记崇祯让他来的目的,只是到了这边之后,他受到了不少冲击,将他的认识提高了不少。
他的理念有些动摇。
或许,他这个徒弟的做法都是正确的。
正当孙承宗在思考的时候,赵知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老师,辽东那边的井坪军,正在备战,准备攻打盛京,我特地邀请老师,一起过去观战。”
孙承宗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他认真地看了一眼赵知来,回答道:“好!”
然后,就在赵知来的带领下,往归化城那边的议事厅走去。
孙承宗待在这里几个月来,已经接触到了不少新鲜的事物,知道那种设备,可以进行远距离观看。
那时候,他第一次见到这些设备,孙承宗内心震动不已。
他无法想象这到底是何种神器,居然能达到这样的程度。
谷汒/span只是到了后来,孙承宗对于这些东西,已经见怪不怪了,虽然弄不懂原理,但不妨碍他去使用。
孙承宗没有在这个事情上面浪费多少心思。
而是将关注点放到了辽东攻势。
现在井坪军马上就要攻打盛京,这是孙承宗很难想象的事情,因为他跟建奴交锋多年,明白对方是多么厉害。
孙承宗陷入了那烽火交加的记忆。
那时候,孙承宗刚去辽东的时候,关外的土地一寸寸的开始丢失。
他想要重新修建堡垒,可是与王在晋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冲突。
孙承宗明白,王在晋的办法确实相对来说,会节省一些银子,可他明白,王在晋的办法,根本无法开展。
如果将关外大面积的土地放弃。
这对皇上来说,这对朝廷来说,那都是耻辱,都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孙承宗相信,只要提出这个办法,他一定会被处理,哪有机会去复辽。
所以,孙承宗选择了太祖的理念,选择了大明两百年来的军事理念,就是在边地高筑墙,广积粮,集中人口,不断地蚕食后金的土地。
那么军堡战术也就合情合理。
而且,孙承宗的选择并没有太大的错误。
辽人守辽土,不仅是他们自己保家卫国,士气就不用提,相对于粮饷方面也会节省很多。
只是孙承宗还是有一点后悔。
就是没有在一开始就想好办法节制那些辽东军阀。
让他们不断地发展壮大,最后都要养寇自重。
可话又说回来,谁也不会知道,那些复辽方略,会让辽东军阀发展壮大,这也是孙承宗不愿意看到的景象。
孙承宗可以保证,当时那个环境,那个局势,选择那个战术就是最佳的选择。
他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而且后续的发展,也说明了那一点。
此后十来年时间,那些军堡就钉在了辽西走廊,那一块的区域,成了明清交战的主战场。
孙承宗成功地拖住了后金的脚步。
同一时间,还能形成干扰,让后金与漠南蒙古联系不够顺畅,甚至还要担心后路的问题。
这些事情,如果一直让他执行下去,说不定还能再坚持几年。
到时候,形势说不定就发生了变化。
然后,一切都是枉然,朝廷有人看不惯他,不会让他继续待在那个位置,所以,孙承宗回去了。
不出意外,新去的人,将他的策略都推翻了,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
那时候,孙承宗已经心灰意冷,而且,他的年纪也大了,没有精力再去处理这些事情。
等到那一次后金入关劫掠之后。
孙承宗回到了高阳,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他要在那里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
只是安州的事情,让孙承宗非常意外。
他看中了那个小小吏目的才能,看到吏目,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相信他能将自己在辽东的事业继续下去。
于是就将他调到大同去历练一番。
本来,按照他的设想,会让进入辽东,然后继续复辽方略。
只是事情的发展脱离了控制。
等他们再次见面的时候,居然已经到了这一个地步,那些建奴,居然都不是他的对手。
孙承宗根本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