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听到这番话,简直欣喜过头了。
这么些年来,大明经受了不少打击,虽然也在逐渐的恢复元气,但听闻这样的想消息,无疑是平地惊雷,让人难以置信啊。
倘若是真的,这将极大的提振大明民心啊。
崇祯帝高兴的跑出了御书房,王承恩难得见到崇祯帝这幅开怀大笑的模样,又忍不住连忙追了上去:“皇上,您等等老奴。”
这一路上,从皇宫走到皇城之外的路很长,但崇祯帝几乎全程都是跑着过来的,老太监就跟在他的身后,跑得气喘吁吁。
待崇祯帝刚刚跑出宫门,就听见了皇城外,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大街上,到处都是人。
就连皇城外这块地方,也聚集了不少的百姓。
这么喜庆的一幕,让崇祯帝心中激动,仔细的听着那些百姓的讲话。
现场之中,有学子在游行。
“曹将军功盖千秋,一举提振国之颓气,实乃忠臣也!”
“大明兴起,建奴终将落败。”
“大明万岁,大明万岁!”
百姓们口中传来的大吼声,传到了崇祯帝的耳中,崇祯帝的心情瞬间好了起来。
“哈哈哈,是真的,是真的!”
“大伴,你快过来听啊,这是真的,大明真的打到了建奴的盛京。”
“哈哈哈,哈哈哈哈……”
大笑声从崇祯帝的口中传出,崇祯帝笑得无比畅快,那带着补丁的皇袍也显得意气风发了起来。
宫门口,那些将士纷纷连忙下跪,大喊着:“大明万岁,大明万岁。”
王承恩跑到崇祯帝身后,花费了好大的力气,气喘吁吁,只是等到他抬起头来,看见这京城一副盛况的模样,不由也愣住了。
老太监没少出宫。
他是崇祯帝信任的人,所以经常为崇祯帝出门办事,但他出过无数次宫门,却没有哪一次像今天这样!
以往的京城,是蒙着一股死气的,让人压抑,没有半点活力,百姓们无精打采。
可现在,整个京城仿佛如同过年一般。
不,比过年还要喜庆!
王承恩望着这一幕,喃喃道:“京城,活起来了。”
八年前,皇太极派兵打到了大明京师,打断了这座百年都城的脊梁。
皇帝的脊梁断了,百姓的脊梁也跟着一起断了。
如今,京城的民心隐隐有再度复活的趋势!
大街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百姓们欢呼高兴,小孩在大街上乱窜,这些都足以说明,大明的民心回来了!
京师是这样,那距离边境更近的辽东一省,只怕更要欢喜不已了。
王承恩不用想都知道,整个辽东省的百姓会欢喜成什么样子。
“皇上,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皇上,咱大明的国运,回来了。”王承恩跪在地上,朝着崇祯帝恭拜。
国运,回来了么?
崇祯帝大笑着,望着京师的繁华,却是忍不住落下了泪水。
皇帝是人,皇帝为什么不可以哭?
执政十一年,崇祯帝认为自己有错漏,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但是他也很清楚,大明交到他手里的时候,已经是个烂摊子了。
这个烂摊子,已经许多年没有过这样的欢乐了。
到底有多少年,崇祯帝忘记了。
也许,大概是从他出生开始,就没有一件让国之振奋的事情,所以掀不起这样的快乐。
但今日,在他执政之年,大明有了这样极致的快乐!
崇祯帝深知,这绝非自己的功劳。
这是曹变蛟的功劳,他率领三千兵马,就打到了大清的盛京,这是无上的荣耀!
“非朕之功,朕不居功,朕要感谢曹变蛟,朕谢谢他挽救了朕的大明。”崇祯帝欣慰的笑着。
王承恩点头:“等曹将军回来,皇上可以重重的赏赐他。”
崇祯帝大笑:“有功之臣,当然要赏,重赏!朕要给他加功进爵!”
王承恩重重的点头,也打心里由衷的佩服曹变蛟。
崇祯帝将自己身上的龙袍给脱了下来,换上了一身普通的衣服,便带着王承恩一起,混入了百姓群中。
他要与民同乐!
两人在京城大街上穿梭,崇祯帝看见了一张张洋溢的笑脸,看见了学子们激动的表情,看见了说书人在那里长篇大论,讲得眉飞色舞。
整个京城,在今天的繁华达到了极致顶峰!
大街上,是人挤人的。
崇祯帝他们被挤进了一家酒楼,酒楼内,也有一位说书人正在说书。
崇祯帝笑着,也来了一壶酒,便与王承恩一起坐下,听他讲书。
“说时迟,那时快,曹将军一手银枪,直接砍下了敌将的脑袋,待砍下之后,曹将军定睛一看,你们猜那是啥?”
说书人故意卖关子,惹得百姓们纷纷连忙抓耳挠腮的询问。
“是啥?”
说书人哈哈大笑:“定睛一看,那竟是一个贝勒!”
“贝勒,就是建奴的皇室,曹将军砍了皇室的脑袋,厉不厉害?”
百姓们惊呼了起来,大呼过瘾。
崇祯帝哈哈大笑,暗地里询问王承恩:“边关的折子已经上来了吗?为什么他们传得这么有鼻子有眼的?”
王承恩低眉顺眼,笑道:“皇上,瞎编的。”
崇祯帝大笑:“编的好,朕喜欢听。”
“我还告诉你们,曹将军率领三千铁骑,就与那皇太极大战,听闻曹将军都攻到盛京去了,那皇太极吓得是魂不守舍,当即就调集了好几万八旗大军,开始与曹将军的神机营作战。”
“呵,好家伙,你们猜怎么着?”
说书人满脸得意,大吼一声:“曹将军把皇太极的脑袋割下来,当球踢了。”
此话一出,百姓们顿时大笑了起来。
他们虽然知道,皇太极是不可能死的,但臆想一下还是可以的。
“好好好,说得好!”
“就算是假的,听了咱心里也舒服。”
“皇太极的脑袋,早就该被割下来当球踢了。”
崇祯帝喃喃道:“把皇太极的脑袋割下来当球踢?”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了。
便在这时,一个锦衣卫快步走了进来,将手中的一份折子递给了王承恩,低声道:“王公公,是从边关来的折子,总督大人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