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伐明作战中,女真八旗损失最大的,还是两红旗的部队。虽然代善借着这个机会夺回了不少对两红旗的权力,但是两红旗实力下降已经是一个现实了。
在这样的状况下,代善希望八旗内部能够安定一些日子,好让两红旗养一养元气。黄台吉这些日子向他卖好,默认了他对于两红旗的控制,也让代善觉得应当压一压莽古尔泰的气势,站在看起来有些弱势的黄台吉一边。
因此听到黄台吉的抱怨之后,代善不由劝解了两人几句,并旁敲侧击的替黄台吉开脱了伐明作战失败的结论。
无法让黄台吉承认伐明作战失败的莽古尔泰,反而被黄台吉、代善联手数落了一顿,终于让他气愤不已的说道:“好吧,你们都说没有失败,那么这事我们先不提。
我就问汗主你,就我们现在这个情况,大家都是归心似箭,恨不得早一日返回家中去。但是你却下令走半天休息半天,还非要带上那些累赘。
这样拖延下去,天气只会越来越寒冷,我们的将士也会越来越疲惫。到时这些将士们因为冻累有所损伤,谁来负责?
黄台吉看着微微点头的代善,不由惊讶的问道:“五哥不懂我的用意,难道二哥你也不明白?”
代善看了看两人,眼神有些闪烁的说道:“汗主的想法我倒是猜到了一些,我们这次伐明作战虽说未曾失败,但是蒙古各部的损失还是颇大的。
我们返回沈阳之后,此地的蒙古部族恐怕未必会再臣服我后金国。所以汗主你是不想让36部在我们离开后,又去投靠明人是吧?
不过虽然如此,我还是觉得莽古尔泰说的不错,这地方不能久留啊。现在整个草原和山林上都被白雪覆盖了,我们的行军路线只能依托河流和山脉识别方向。
若是明军和那些心怀犹豫的36部人马勾结起来,恐怕这一路上未必会平安啊…”
黄台吉立刻接过了代善的疑虑说道:“正是因为有这种担心,我们才不能快走。
蒙古各部之间,一向人心疏离,他们对于身边兄弟的提防,还要超过对于外人的提防。只要我们的军队在行军时依然保持军容,镇之以静,那么大军前方的部族就很难听从一两个部族首领的提议,投靠明人贸然来攻打我们。
而我们将经过地区的部族全部纳入到队伍中来,明人即便想要派兵出来追击我们,也会因为缺乏沿途部族的接应和支给粮秣,而不得不退回关内去。
更何况,此次入关蒙古左、右营都损失不少,与其把36部留给明人,倒不如统统迁移到沈阳附近,挑选青壮补充蒙古左、右两营,也好让兀鲁特蒙古旗恢复元气。”
代善好像被黄台吉说服了,他刚好觉得这次出征没什么收获,要是能够补充一些蒙古人到旗下来,倒也算是一个补偿。
莽古尔泰狠狠的看了代善大半天,也没见他出声反驳黄台吉,只好自己出声说道:“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将军队分为两部,前军先回沈阳,也好让阿敏派人出来接应一二。”
黄台吉狐疑的看着莽古尔泰说道:“现在沈阳只有阿敏一人掌握大权,五哥急着派人回去,难不成是想让阿敏有什么想法不成?
五哥,我们三人之间平日里虽然有些误会,可毕竟都是天命汗的子孙,而阿敏贝勒可不是。你真觉得早点通知他是好事?”
莽古尔泰正想反驳,却突然想起了阿敏出征朝鲜后,想要留下做朝鲜王的旧事来。他虽然平日里不服气黄台吉坐大汗的位置,但却也从来没想过要让后金国四分五裂。
看着莽古尔泰沉默了下来,黄台吉也不愿意过于逼迫他,于是就送了一个梯子过去,“不过五哥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大军猬集在一处行军,虽然不用担心有人袭击,但是这粮草的消耗却太大了些。
我看不如就让多尔衮兄弟带着两白旗的人马先行,既可以减少粮食的损耗,也可以让沿途部落准备接应我军。他们到了青城之后,也可以为我们做些雪橇,替换军中这些破烂货。”
莽古尔泰兴冲冲的拉着代善过来,结果最后却几乎全盘接受了黄台吉的主张,这让他感觉很是没趣,于是找个由头便离去了。
代善也准备离去的时候,黄台吉突然出声说道:“这次多亏了二哥在场,否则以三贝勒的脾气,恐怕不会轻易就这么答应下我的主张。”
代善停下了脚步,看着黄台吉说道:“我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而已,三贝勒虽然脾气暴躁了些,心里还是明白的。
只要汗主说的是正理,他是不会纠缠着不放的。汗主就不必将此事放在心上了。”
黄台吉伸手整理着自己的袍服,有些漫不经心的说道:“那倒也未必,五哥昨晚不是去看过多尔衮了么?
我整日里辛辛苦苦的为咱们女真人和后金国忙碌着,但就是有人看着汗位眼红,总是想要上来坐一坐这个位置。
其实二哥你也知道,当初这汗位可不是我主动想要坐的,没有二哥你的支持,这汗位也轮不到我。
我原本以为,二哥和我乃是一心同体,只要能够让父汗的遗志可以实现,让后金国兴盛繁荣起来,我们兄弟谁来坐这个位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代善赶紧回道:“汗主说的不错,我们毕竟是骨肉至亲,不应该为了一个位置争来多去的。”
黄台吉看着他继续说道:“二哥的话我信,二哥毕竟是仁厚之人。不过五哥就不一样了,他现在四处联络大小贝勒,似乎非要让我将位子让出来不可。
我今日就想问问二哥,二哥是不是也要支持他?若是二哥也支持他,这位子我就拱手相让,退位让贤,谁爱做,谁来做。”
黄台吉的话语顿时让代善一惊,他只所以向莽古尔泰、阿敏靠拢,不过是想要打压一下势力发展过快的黄台吉,并没有想要让他下台的意思。
作为当初支持黄台吉上台的主要支持者,代善知道自己同莽古尔泰不可能真正和解,两人之间不过是暂时的抱团取暖罢了。而他也并不认为黄台吉真会让出汗位来,这不过是黄台吉对他的试探而已。
无法倒向莽古尔泰的代善,只能下意识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道:“汗主不可,老五应当没有这个意思,而我也绝不会支持老五这么做。
父汗归天之后,我后金国当日就有些四分五裂的样子,全赖汗主登基后主持大局,才勉强渡过了难关。如今国内人心刚刚安定下来,汗主同三贝勒之间再起什么误会,恐怕我国人心就要尽丧了。就算是为了国家考虑,也请汗主打消这个念头…”
在黄台吉重新梳理后金国内部的敌友关系时,遵化城内的巡抚衙门之内,朱由检同总参谋部的成员也正在讨论着论功行赏的问题。
新军方面的计功最为快捷,毕竟新军内部建立的士兵委员会和各级教导委员,可以交叉记录核对,并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其他地区的部队记功就比较麻烦一些,毕竟都是依靠主将核对上交的名单。
不过即便是这样,在祭奠牺牲将士的典礼之后,计功奖赏的事务也差不多统计了出来。
之所以朱由检还要同总参谋部开一次会议,主要还是讨论战后对于辽东明军的整顿。
在讨论的过程里,袁崇焕很快就明了了崇祯的心意,他站起来对着众人说道:“…辽东军良莠不齐,既有满桂这等不畏强敌的猛将,也有吴襄这样遇敌即溃的无能之将。
所以臣以为,过去两年里对辽东明军的整改还是太过温和了些,我们应当将辽东军按照三级力量体系进行强制性的整编,编成野战军-守备部队-预备役及民兵组织三个层次。
以辽东军的骨干,编制两个骑兵师、两个步兵师和一个车骑师较为妥当,剩下的人员编为各城的守备部队,然后在从原先的军屯人员中建立民兵组织。
祖大寿虽然出兵及时,但是治军不严,理当予以降职。吴襄临阵脱逃,虽然后面有将功赎罪的表现,但也应当予以一定的惩罚,以儆效尤。
至于辽东军内部的这些将领,也可趁着这次整编的机会,提拔一批、调出一批、调入一批,从而打散他们抱团的习性…”
袁崇焕坐下之后,朱由检便接过了他的话头说道:“祖大寿毕竟是有功之臣,降职我看就不必了。不过锦州毕竟是前线,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朕看还是将祖大寿调回京畿都督府任职,而吴襄等作战不力之将领。朕的意思也是调离辽东为好,济州、海南、台湾都需要人手,让他们进入京城军校学习三个月,再送他们上任…”
随着这场会议结束,崇祯二年的蓟州保卫战也终于降下了帷幕。十二月二十九日,朱由检终于在内阁和孙承宗的催促下,带着近卫一师返回京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