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火小说 > 其他类型 > 带个陶罐去扶贫 > 第二百一十章 扶贫进行时

第二百一十章 扶贫进行时(1 / 1)

第二百一十章扶贫进行时

郑畏正琢磨着王明浩书记会说怎么样的三点,可能和领导讲话强调三点一样,长篇大论呢。

接下来王明浩的三点,让他惊掉下巴。

“一点,就是真诚点,对贫困户要有真情。二点,就是勤快点,经常去家里走走看看。三点,就是较真点,从吃穿用度上,每个细节都用替他们考虑到。”

完全是自己扶贫的体会,没有从领导视角去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每个领导干部都和他一样,做到这三点也就够了。”

郑克爽看着郑畏一脸错愕,知道他在考虑王明浩避而不谈领导角度的扶贫工作建议,还是表扬了一下王明浩。

“你们林桃镇进一步总结一下自己的做法,由郑畏同志牵头,做好准备,在林桃镇召开一个扶贫工作现场会。下步,还要召开一个经济发展推进会,王虎成搞的农场如果成形了,加上农产品加工,也可以上会介绍经验。”

郑克爽副市长拍板决定了下步的安排,郑畏也感觉十分必要有典型引领。

用餐后,郑克爽回到办公室,拉着郑畏还想继续研究什么,却接到电话,需要电话调度望江市的有关工作,很不情愿地说了句:“临港开发区的工作,还得靠你去抓,我只能给你撑撑场子了。”。

然后,他挥手让郑畏回家了。

郑畏回到自己的住处,拿起画笔,继续自己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训练,题目是马元教授给出的。

郑克爽副市长最后一句话,老是萦绕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搞得自己心神不定,无法画下去。

他干脆打开音响,听了一阵子的钢琴曲,沉醉到音乐的天地中。

一会功夫,一切归于平静。

他重新画画,找到感觉,才完成了一幅考试训练课目。

画面一点也不生动,呆板板的,倒是严格遵循了学院里教的技法。

自己能行吗?

郑畏又回到郑克爽副市长那句话的责任和担当上,既要读马元教授的研究生,还需要担负起临港开发区的全面工作。

王青年老师还告诉过他,东山艺术学院已经批准聘郑畏为两山学院的兼职副院长。

社会责任与个人事业发展,再次出现了冲突,如何才能摆布得两不误呢?

郑畏靠在床上,身侧依着背包,借着陶罐的温热,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自己置身京城艺术研究院里,学生一样地陶醉在艺术的世界里,可是眼前很快又浮现出那些眼里充满渴望,向往美好生活的人们。

一边是个人美好的前程,轻松自在的艺术创作,优厚的收入,高贵的社会地位。

一边是社会担当的艰辛,繁忙的公务,忘我工作,带来一个地方的面貌大改变。

他徘徊悱恻,睡得一点也不踏实。

扶贫工作,是他最为挂心的。经济的发展,顺应着时代大潮,肯定会越来越好。

可是扶贫工作,耽误不得,如果误了一家一户,可就是误了他们幸福的一生。

郑畏的心变得越来越谨慎,生怕自己管辖之下,有哪一个人挣扎在贫困线上,享受不到生活的幸福。

他被惊醒了,自己怎么还会犹豫呢?

郑克爽副市长不是说过,组织上也为自己考虑了,自己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在组织的精心培养下地,才会有今天的成绩。

更重要的是,他在这种担当之中,锻炼得越来越不畏惧任何事。

敬畏之心,全在百姓身上。

老百姓才是自己最牵挂的人,郑可农爷爷为了百姓解放,付出了生命和家庭幸福。

自己要把爷爷未竟的事业进行下去,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只有这样,自己站在郑可农爷爷的纪念馆里,才有底气去讲述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敬畏者,最有力量,有无上的精神助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郑畏感到自己的使命越来越明确,有目标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

脱衣睡觉,不再去纠结,既然生来负有使命,承担起来便是。

第二天一早,郑畏接到郑克爽的电话,自己需要赶回望江市处理有关公务,让郑畏自己先继续进行扶贫和发展的调研,最好把家底全部摸清,还要把扶贫工作和发展经济的两个现场会组织起来。

“所有人马,随你调动。我已经在工作群里明确了这一点。”

这任务有些重啊,可是尚方宝剑在手,郑畏此时真的无所畏惧。

为老百姓生活更美好,自己做出些牺牲,又算什么。

比起爷爷来,真的是微不足道。

他打电话给黄雁,要求他跟随着自己一起去调研。

毕竟文牍工作,还需要专门的秘书班子承担起来,自己可没精力全面去搞得那么仔细。

“你确定谁主笔,就带着谁。把他也拉进临港开发区筹委会的工作群里。”

此时,郑畏的指示,可是双料的权威。

无论从九家涧生态开发园区来讲,还是从临港开发区筹委会来说,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

黄雁接到郑畏的电话,也是异常激动。

老领导,也是新领导,自己真的很幸运。

灿烂的春天,正向自己阔步走来,他不会错过这大好时机。

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黄雁早就给张良英表姐发了微信,表示了感谢,当然也把郑畏的相关情况透露给表姐,让她再感谢郑书记了。

最好,张表姐能够把郑书记给拿下来,那可是妥妥的粗腿啊,对于自己的前途,光明无限。

“表姐夫,嘿嘿嘿。”

黄雁暗自偷笑着,动作却是十分麻利。

叫上自己的得力助手,马上调配车辆,“走出九家涧,冲向临港开发区!”

黄雁豪情满怀,跟自己的得力助手,振振有词地说道。

助手对自己的直接领导,还得非常了解的,会心地笑着。这样的领导,跟定了。

调研活动,还是直接暗访式的进行着,当然遇到成熟的典型,也会明查。

毕竟是露脸的事情,谁会不愿意呢。

郑畏利用手机搜索着临港开发区内的乡镇,被黄雁看到了。

他在自己的提包里,掏出一份地图,还有一份村料,居然是临港开发区管辖区内的所有乡镇基本情况和主要领导的通讯联系方式。

“好家伙,这么用心。临港开发区还真需要你这样的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你要离开九家涧生态开发区,就得找好接班人。我可不能只顾大区,不管小区了。”

郑畏乐哈哈地跟黄雁开着玩笑,也顺便安排了他的善后工作。

黄雁的得力助手,坐在副驾驶座上,听到郑书记这样说,回头朝着郑畏笑了笑,笑得很灿烂。

这是毛遂自荐了,就差开口强烈要求了。

黄雁看见助手如此渴望跟着郑畏贴身干工作,尽管心里有些不舍,还是跟上了推荐。

“研究室主任任英达,就是最佳人选。”

郑畏从后视镜里,看到副驾驶座上的任英达嘴巴都咧到后腮帮上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郑畏看着黄雁递给自己的情况,与地图比较着。

“先找最贫穷的乡镇看,看看他们的扶贫工作开展得怎么样吧。”

郑畏指令一下达,黄雁与任英达都忙着搜索比对,任英达电脑一般地很快就筛选出最贫穷的乡镇——张家楼乡。

最靠近临江市的一个乡,地理优越,却是被抛弃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临江市不管,望江市有些顾不上。

司机把车停在张家楼乡驻地偏僻地角的一家房屋破旧的户门口,他跟郑畏久了,也知道郑书记最关心这类贫困户。

既然是暗访,不打招呼,进入这样的户中,最能了解到实情。

叫门,等了半天,一位拄着拐棍的老婆婆脚步蹒跚地,从里面开了大门。

灰白头发有些蓬乱,上面还沾着些草屑。

她穿着老式的斜襟上衣,蓝灰色有些发白了,裤子也是蓝灰色的,一双黑棉鞋补着补丁。她的脚边还有一个马扎子。

郑畏问候老婆婆,她耳朵有些聋,听了半天,也没听明白。

她指指自己的耳朵,又指指大门外面。

然后,她独自挪动着身体,一手拄拐棍,一手拖着马扎子。

院子里乱七八糟地堆放着乱木头和一堆花生秧,老婆婆慢慢腾腾地挪动到花生秧前,坐在马扎上,开始花生秧上,摘一些遗留在上面的小花生秕子。

她身边的一个旧笸箩里,已经有三四斤小花生秕子。

郑畏看见她身后的旧屋子,窗户还是老式的铁框玻璃窗,破了玻璃的地方,用塑料布挡着。

他心里一阵心酸,差点就落泪了。

什么时代了,还有过得这样的人家?

一股怒气,顶着头盖,真想找人骂他个狗血喷头。

最新小说: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八零好福妻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谍海偷天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九零福运小俏媳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