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钧道祖(1 / 1)

鸿钧道祖

鸿钧道人是明代小说《封神演义》的角色之一,是明朝小说作者许仲琳捏造的人物,现常出现在网络玄幻仙侠类小说中。[1]

驳斥鸿钧

鸿钧老祖出现于小说《封神演义》一书中,有人考证《封神演义》本意在于宣扬三教合一、佛道一家的思想而已。

小说之流传,毕竟要比《正统道藏》里的神仙传记要普及,于是有人误以为真,以之来衡量三洞经典。认为三清之前,混沌之先,还有一个鸿钧老祖,为三清之本。以讹传讹,流弊甚巨也,道教多次驳斥鸿钧邪说。

鸿钧老祖

据王沐先生考证云:“系以丹法方土而戴道冠,并未受道教科仪的约束,加以作为小说,更可尽情虚构。所以他的宗教观虽未脱离三教合一的基本观念,但却将道释神佛按自己想象作了新的安排。

目前有邪教将鸿钧列为供奉对象,大肆散播歪理邪说,破坏宗教和谐。[2]

《封神演义》中派系分为三,阐教、截教、人道,即儒道释三教也。

“仙神关系经过封神以后,十二弟子也并未向玉帝称臣。在书中所记十二弟子是:1、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2、九华山云霄洞赤精子,3、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4、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5、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6、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释),7、九功山白鹤洞普贤真人(释);8、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释),9、狭龙山飞云洞惧留孙(释);10、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11、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12、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

这十二弟子中,实际将释教文殊、普贤、观音、惧留孙都收在里边。

这是明代三教合一思想的具体化,而这十二弟子既没有最后向玉帝称臣,也不在封神之内,所以作者此种设想,很明显是将仙权与神权分开。

而崇仙抑神,则因自己是修仙者,又反对统治政权,所以寓意双关,借封神以抨击现实。他与同时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1500——1582),都是淮扬士族,在写大闹天宫时玉帝及众神懦弱无能的情况,同样有指摘明代朝廷之意,而孙悟空虽受佛制,但其能力则属仙传(第一回),两个人的思想颇相接近。

故知鸿钧老祖之名,确实是出自《封神演义》而非道教的神仙体系。窃考《仙苑编珠》、《三洞群仙录》、《搜神记》、《历代真仙体道通鉴》等《正统道藏》的神仙传记,也确实没有找到所谓鸿钧老祖的圣号。[1]

天台山道士王松著《仙苑编珠》云:“大道自然,混沌之先。一炁凝化,盘古生焉。天皇东立,王母西旋。伏羲八卦,轩后五篇。”其神仙思想体现了道教对于宇宙初开的思考,大抵以《周易》和《道德经》的思想为根本,即认为大道在混沌之先,为万化之宗祖,“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列子集释》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即体现了道教以“道”为本的思想,以太上老君为最高神。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祖宗,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终乎无终,穷乎无穷。[3]

《仙苑编珠》引《元始上真记》云:“昔二仪未分,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乃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皇游乎其中。”“忽生太玄玉女在石间,人形具足,天姿绝妙,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君下游见之,乃招还上宫。”

元始天皇和太玄玉女,生了扶桑大帝,也就是东王公;又生了九光玄女,即是西王母也。东王公主张青阳之气,西王母乃是阴柔之本。调燮阴阳,而品物咸亨矣。即是《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思想的形象化。

《悟真篇》云“道自混沌生一炁,便从一炁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

正一道士所撰《三洞群仙录》亦云:“盘古物主,黄帝道宗。”其中并没有所谓的鸿钧老祖。

唐吴筠《玄纲论》云:“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无际。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混莫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生者无极,成者有亏。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也。”盖天地混沌之先,也即是道。[4]

那些认为存在鸿钧老祖的人,难道认为鸿钧在大道之先么?这是错误的!

《云笈七签卷二·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云:“元气于渺茫之内,幽冥之外,生乎空洞。空洞之内,生乎太无。太无变而三炁明焉。三炁混沌,生乎太虚而立空洞,因洞而立无,因无而生有,因有而立空。空无之化,虚生自然。上炁曰始,中炁曰元,下炁曰玄。玄炁所生出乎空,元炁所生出乎洞,始炁所生出乎无。故一生二,二生三,三者化生以至九玄,从九返一,乃入道真。气清成天,滓凝成地,中气为和,以成于人。三气分判,万化禀生;日月列照,五宿焕明。”

《云笈七签卷三·道教本始部·三洞宗元》云:“原夫道家由肇,起自无先。垂迹应感,生乎妙一。从乎妙一,分为三元。又从三元,变成三气,又从三气,变生三才。三才既滋,万物斯备。其三元者,第一混沌太无元,化生天宝君;第二赤混太无元,化生灵宝君;第三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宝君。大洞之迹,别为化主,治在三清境,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名三天,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是也。天宝君治在玉清境,其气始青。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其气元黄。神宝君治在太清境,其气玄白。三号虽殊,本同一也。此三君各位教主,即是三洞之尊神也。其三洞者,谓洞真、洞玄、洞神是也。”故知玉清、上清、太清,皆为大道之炁所化也。[1]

然而此玄元始三炁之先,究竟是哪位神明主宰呢?

窃按《混元皇帝圣记》云:“太上老君者,混元皇帝也。乃生于无始,起于无因,为万道之先,元气之祖也。”“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玄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挺于空洞,陶育乾坤,号曰无上正真之道。”“老君者,乃元气道真,造化自然者也。强为之容,则老子也。以虚无为道,自然为性也。”

故知老君即是道体,老君即是大道,是以有“老君一炁化三清”的说法,而这个化三清的老君,和鸿钧似乎又点像,但是显然不是鸿钧。

后世邪徒,不明经义,以《封神演义》等小说胡编乱造的神话故事,来窜改教典,离经叛道,流入邪教。

小说《封神演义》体现的是明朝以来三教合一的思想,是以元始门下十二弟子有一些是佛教的菩萨,比如文殊广法天尊等等。早段时间,我还看到了一部《太上观音宝忏》,其中有什么灵鹫山某某洞云云,也多是受小说《封神演义》一书的影响。

学者当知,修道当以正统道教经典为本,不可受坊间书籍的迷惑,否则有的人还错误以为太上老君是玉皇的炼丹之臣,鸿钧老祖是三清的师父,王母娘娘是玉皇大帝的媳妇,岂不笑话?[5]

中国神话与正统道教没有此人,而时至今日道教也依旧不承认鸿钧在其神系中的存在,道教多次驳斥鸿钧邪说,佛教也辟谣了鸿钧。

小说虚构

鸿钧是中国著名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角色之一,具体来历不明,或者说为作者杜撰。道教经典中并无此尊记载。

应化图说

《太上老君历世应化图说》第二化:

“老君者,元炁之根,造化真宗,体任自然。自然者,道也。强为之容即老君。以虚无为道,灵元为性,清空寥廓,晃朗太玄,含孕于空洞寥落之外,莽荡玄虚之中,寂寞无里,不可称量。若言有,不见其形;若言无,万物从兹而生。八表穷窿,渐渐始分。下成微妙,以为世界,而有鸿元,挺于空洞,浮游幽虚。

但是“若言有,不见其形;若言无,万物从兹而生。八表穷窿,渐渐始分。下成微妙,以为世界,而有鸿元,挺于空洞,浮游幽虚。”

太上老君第二化有个叫“鸿元”的时代。

如果鸿元老祖存在,那么他与太上老君的关系,也只是太上老君第二化,也在太上老君之下。太上老君即大道,无始无终,无形无名,无师无祖。

道自虚无生一气。有人认为这并非是有一个实际的神称为“鸿元”,但也有部分信徒认为确有一个实际的神称为“鸿元”。

最新小说: 逃生游戏:我觉醒了求生模拟器 说好的中二你竟然玩真的 僵尸:开局拒绝九叔 俗主 重生之科技之子 当漫威中出现了迦勒底 我在惊悚世界当幕后玩家 高武模拟器:我能逆天改命 夏花的末世之战 我的末世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