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火小说 > 都市言情 > 心之如莲 > 第303章 闻法音众聚潮音居

第303章 闻法音众聚潮音居(1 / 1)

众人正笑着,却见晓青走过来拽了骅幼慈的胳膊道:“不好意思各位,借用一下美女作家!”骅幼慈便只得随晓青行去,陆涛则与倪奕鹤等人继续聊着这组人文题材作品的创作感悟。

骅幼慈跟着晓青走上前来,只见江镕、乔总、宏导等人正在欣赏一组以人物为主要创作背景的作品系列,有《黄昏下的微笑》、《迟暮》、《海洋之心》、《少女阿莲》等。众人见到她,皆笑道:“恭喜恭喜啊,如今可是神仙眷侣携手闯天下,真是羡煞旁人啊!”说得骅幼慈吃吃笑着直摇头,却听江镕道:“那天我俩的一番对话,我回去以后冥思苦想了许久,后来我就赶紧一字不落的记录了下来。等到咱们的《天问》开拍以后,我亲自客串一把,把这一场戏加进去,你看如何?”

骅幼慈一面笑着一面连连点头道:“太好了!那我这剧本怎么写,还得江导好好指导一下!”乔总笑道:“剧本不是问题,让晓青给你集中培训几次,掌握了框架和基本套路就行了。对你这种情感充沛、想象力丰富的作家来说,应该不会有太大难度!这个我不担心。”

众人正聊着,忽见冯立程走上前来拉了拉骅幼慈,向她俯耳道:“刚接到上师的电话,明天下午的飞机到上海……”骅幼慈惊喜的看了他一眼,忙道:“那咱们赶紧过去跟陶老师还有祝姐说,正好把明天晚上的会面时间敲定了。”说罢,两人便与众人打了个招呼,便一齐朝祝容芳等人聚处行去。

且说众人瞧见他二人走了过来,便听祝容芳笑道:“我才刚还在说要去把你俩给拽过来,陶老师却拦着我说,让你们多陪各界的朋友好好聊聊,咱们自家人什么时候聊都可以,刚说完,你俩就过来了……”

骅幼慈忙向陶仁清笑道:“还是陶老师体恤民情啊!对了,刚才那几位演艺界的朋友,都希望有机会认识认识陶老师,可能还有一些问题想请教,待会儿咱们到会议厅去,再给陶老师好好介绍一下,行吗?”陶仁清和蔼的笑着点头道:“没问题啊,我今儿就是要多多结缘各界的朋友来的,别说‘请教’,有什么问题咱们一起探讨探讨……”

冯立程笑道:“陶老师,刚才依尊上师来电话了,明天下午的飞机到上海,您看我们就约在晚上会面怎么样?您明晚没有什么别的安排吧?”陶仁清笑道:“即便有那也得推掉啊!就这么说了,明天晚上六点还是七点?定在哪儿?还是在小祝哪儿吗?”

却听祝容芳笑道:“我那儿倒是清净,可是我想明儿想凑热闹的人恐怕不少,我那儿的包间恐怕没这么大的!”陶仁清却道:“哪儿整这么多人去?咱们自己人说说梯己话才好!”

祝容芳忙笑道:“您老放心,都是自己人,可搁不住咱这‘自己人’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了。这不,才又新添了一个,而且个个都是顶梁柱啊,一个都不能少的……”说着便朝祁铭寓眨眨眼,众人有的人会意有的人不觉,却都跟着哈哈乱笑一气。陶仁清自然听得明白,便点头笑道:“那敢情好,随你张罗去,定了地方提前通知我就成,我再给你确定我这边的人头数。”众人皆连声笑道:“OK,没问题!”

第二日晚七点。祁铭寓提前预定的五星级明月轩粤菜饭店五楼“潮音居”包间。骅幼慈和冯立程将依尊上师及伺者宝贤师从机场接至饭店时,一进门便见祝容芳与陶仁清二人携众人一道恭敬的合掌立于门边迎接,一桌丰盛的饭食也早已准备妥帖。

祝容芳忙向依尊上师介绍道:“依尊上师,这位就是上海宗教局的陶副处长。陶老师,这位便是依尊睿燃灯大活佛!”依尊上师一面笑着与陶仁清握了握手,一面道:“吉祥如意,吉祥如意!”这时,只见陶仁清将立於他身旁的一位四十来岁上下的出家僧人推至依尊上师面前,介绍道:“依尊仁波切,您好!这位是我的禅宗师父,释译通禅师!”却见那位禅师合掌鞠躬道:“阿弥陀佛!”依尊上师亦向他点头笑道:“吉祥如意!吉祥如意!”

众人招呼寒暄过后,便安排依尊上师和释译通禅师於上首位坐定。陶仁清则在禅师右手边落座。骅幼慈和冯立程则挨着依尊上师左手两个位置落座。宝贤师、陆涛、祁铭寓亦挨次落座。祝容芳与倪奕鹤则於陶仁清右边两个空位落座。

一时坐定,不待众人开口,却忽见依尊上师一脸的严谨默念,众人便也不敢出声。俄而,方又见依尊上师笑道:“好,大家请用餐!”这时,众人方知原来适才依尊活佛正在加持饭食。大家便略动了动筷著。

过了一会儿,方听陶仁清笑道:“要说起来,我年轻的时候亲近佛门,乃是因为对佛家的修禅悟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禅宗佛教哲学思想非常感兴趣。后来有机会从事这方面的相关工作,更是有幸结识了不少禅宗大师。释译通法师是引导我多年修禅的老师,别看法师年纪虽轻,可在修持上功夫却十分了得。只是我这个人根基浅薄,修了这二十几年,直到现在也没修出什么境界,也没有顿悟成佛,甚至连怎么样一念清净的修‘菩提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道的渐修次第等教理都没有搞清楚。今天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希望依尊仁波切以及释译通法师能够为我等修佛的路上,至今仍一头雾水的佛子弟们作一番开示!”说罢,便朝着依尊上师及禅师皆合了合掌。

只见依尊上师捻须点头笑而不语,那位禅师则合掌含笑,抑扬顿挫地娓娓而道:“佛法的修持法门虽多,归纳起来也无非就是方便法门、感应法门、究竟法门三大类别。从修持的方法又可分为渐修与顿悟两个法门。渐修就是渐进的,有次第的修证,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佛陀非常慈悲,另外告诉了我们一个缩短时间的方法,而且是最究竟的法门,这个法门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顿悟’的法门,是一超直入‘如来地’的法门。所谓‘顿悟’,悟到什么呢?悟到自己当下这一念的‘念心’,悟到‘觉性’,悟到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简而言之,‘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就是明白自己的菩提心,见性就是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成佛就是成法身佛。顿悟了心性,就缩短了修证的时间。而无论修什么法门,最后全部要归于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本具的觉性,这不是父母、鬼神、上帝、乃至菩萨所给予的,而是人人本具的‘本心觉性’。佛陀在诸经中讲,佛有三身,乃法身、报身、化身。法身好比太阳的光,报身就如太阳的形象,化身就像太阳的影子。太阳照到屋子就有屋影,照到树就有树影,所以人、石头、动物等各有其影,就如同佛的千百亿化身,随缘应现,但是影子是短暂的,因缘过去,影子就没有了。那究竟何谓‘法身’呢?法身没有形象、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没有增减亦无生灭。法身就是寂然不动,清楚明白的菩提心、涅槃性。契悟了这个道理,就是契悟了无上的知见。契悟了这个心性,就是佛,就是道!而见性成佛的‘见’,就是指契悟的意思,不是用肉眼所见的‘见’;成佛的‘成’是形容词,是指契悟了本具的佛性,契悟了菩提心。佛不是用肉眼而见,如同《金刚经》所云: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又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無住心’就是‘菩提心’。所谓‘住’,是指攀缘、念想、执着。这‘念心’想到过去就住於过去,想到现在就住於现在,想到未来就住於未来。想,就是有所住、有执着,有所住就有生灭。‘無住心’就是心無所住,無所住就是这念心不攀缘、不执着。若我们入定观修的时候,能真实的契悟这样的‘無住心’,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不二的这念心,即为‘菩提心’。‘明心见性’是悟到本具的佛性,佛性就是觉性,觉性是本性本空、不生不灭。这个本性本空,不是虚空、空洞的空;在本性本空当中能生万有,具足一切功德、智慧与妙用。这个不生不灭的觉性、心性人人本具,只因为有妄想、执着、有所住,所以念念迁流。不生不灭的佛性就成了生灭的众生性,以致于生死轮回不止。明白这些道理,才知道心性的真实、珍贵。心以外的一切皆是缘起性空,一切法也是缘起性空。所以说,不论是有情無情皆是因缘和合而产生,没有了因缘便‘缘去归空’。所以,见性就是见到诸法空無自性的道理。正所谓‘佛是成佛的众生,众生乃是未成佛的佛’,故说佛与众生佛性平等,无二无别。众生的‘佛性’显现了,契悟了本心本性,就是‘佛’;没有显现,不能契悟本心就是众生!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了解心性的道理,所谓‘不识本心、学法無益’。古德说:无始劫来只‘这个’,今日依然又‘这个’,复将‘这个’了‘那个’,这个那个同安乐。‘这个’就是一切众生本自具足的菩提心、佛性。所以‘明心见性’是最究竟最实在的法门。无论过去、现在、未来诸佛皆是遵循这些道理而成就道果!阿弥陀佛!”

最新小说: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 天价萌妻 岂言不相思 重生之心动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 势不可挡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 都市医仙 望眼欲穿 我自地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