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茅山。
夏天的三茅峰上凉风习习,树影摇曳,午后的山风裹着蝉鸣在林间回响,像四处飞动的蝴蝶片刻不肯停歇。
林下小道,人迹罕至,清幽至极,小道的尽头,是一座八角凉亭,青瓦红柱,龙脊飞檐,人若居高临下,从凉亭向下望去,便可见茅山派华阳观的几座宫殿如沧海遗珠,坐落在山下。
几年前的雷山之战过后,刘老道带着石头回到茅山,祭祀了南霁云,下定决心重振门派,适逢大太监王臣托人从京城送来五百两纹银,以酬谢石头救命之恩,刘老道带领两个徒弟,胼手砥足,翻盖了观宇,修了两座前殿,华阳殿、三清殿,虽然比不上朝天宫的气象,但总算不再是三间茅屋那般寒酸,又在后堂添了几间厢房,道观里红砖铺地,灰瓦遮顶,大殿上的神像塑了金身,镶了玛瑙,光彩照人,一时有兴盛之象。
因为殿宇壮丽,华阳观的香火曾很快热闹起来,但是好景不长,因为之前得罪了句容城刘员外,这刘员外又和历任知县交好,他撺掇知县在茅山下修了一道水渠,引句容河水流过,阻了上山之路,故而观里的香火很快便又恢复了往日的寥落,刘老道虽然省吃俭用,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殿中的开销,特别是由于人手不够,还从山下请了几位伙夫杂役,香火钱入不敷出,更是日薄西山。刘老道原本想多收几个徒弟,但是一时又没有合适的人选,不得已,便又开始带着石头、十六下山做法事贴补日用。
石头已从一个懵懂少年长大,正值十八、九岁的弱冠年纪,这几年间,石头除了在观里帮助师父、师弟料理日常杂事,早晨、晚上打坐悟道,一有空闲便暗自揣摩师伯南霁云传授给他的《云笈七笺》,虽然只有简单的七段谶语,但是其中奥妙无穷,始终难以彻悟,每当夜深人静,石头对月打坐,遵从万岁蟾蜍教给他的导引之法,将月光中帝流浆引入体内,一边又逐句思考谶语,无奈只能望月兴叹,徒劳无功。他哪里知道,万岁蟾蜍教给他的乃是鬼物修行的根基,一旦功成便有妖丹护体,对道门的法力也有助长,而那七段谶语乃是历代祖师毕生悟道的精华,兼通佛道,岂是那么容易想明白的?
一天,刘老道又要带着石头下山做法事,石头却扭捏推辞,不肯下山,刘老道不明就里,以为石头偷懒,脸上似有不悦之色,说道:“石头徒儿,为何不愿随为师下山,济世度人不是你平生的愿望吗?”
殿门前,石头低着头,藏在师弟尤十六身后,还像个孩子似的,低声说道:“师父,不是我偷懒,是,是山下那些女施主看到我总拿我说笑,还有人围着我不走,实在难为情。”
师弟十六听到,“噗嗤”一声乐了出来,他惯游江湖,阅历丰富,早知道石头是到了思春的年纪,对师父说道:“师父,这不怪师兄,你看师兄长得这一表人才,难怪那些轻薄女子要调戏师兄了。”
石头听到师弟的话,责怪道:“师弟,不要——不要胡说!”
刘老道看到这一幕,才想到前几次带石头下山,确实有遇到几次被女子调戏纠缠的事,他看到眼前的石头穿着干净的粗布道袍,身子已经比自己高了许多,面貌虽不是十分俊俏,但是看似木讷的神情中却透着一种灵秀,人群中倒也难寻,心里转而一暖,这才意识到曾经天天围着自己转的毛头小子已经长大,再不是昨日那个满嘴鼻涕的小道童了,于是笑道:“为师错怪你了,既如此,你留在山上,我和十六下山去罢。”
十六应承了一声,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用品,跟着师父下山而去,临走还不忘回头朝师兄做了个鬼脸,石头没好气地瞪了师弟一眼,算是回敬。
清闲无事,石头闭起殿门,交待了杂役几句,便上了后山,想到三茅峰上一览山中景致,消暑之余,也能趁此机会清修炼神。
山中小道,自无世间喧嚣,只有潺潺溪水,呦呦鹿鸣,林鸟飞枝上,野兔奔草中,白云随清风,流水逐落红。
夏意盎然,野趣丛生,别有一番景致。
石头沿着荒草小道,一路向山头小亭而来,看这山中美景,不禁想到,这寂寞山中,应是别无他人,此时不知那红鞋女孩身在何处,几年的时光说过就过,再也没有她的音讯,她又在经历着什么,想些什么?
一想起她,石头的心里怅然若失,他不知怎么特别想再次见到她,她的笑容让他感到温暖,可是他又知道他们之间的距离是何等遥远,他叹了一口气,茫然地透过林间望着朵朵白云,随口吟出在天地灵根内听到女娲所唱的几句词:
舞腰浮动蓝云秾。
十二楼中双彩凤,
难相逢,山水重,
看罢桃花落,
泪墨书成无归鸿!
石头由诗句又想到女娲娘娘,也不知女娲娘娘现在如何了?她那日所说的话如此神秘,石头始终也想不明白,只是略能体会到她孤寂一人的落寞,想罢,无可奈何地收回目光,忽然从山头传来一声喝彩:“好诗,好诗!”声音洪亮,飘入晨风。
难道山上竟还有人?石头疑惑不解,连忙循着声音向上走去,转过几个树丛,果然看到,亭下赫然坐着一位白袍秀士,面前只摆着一个木盘,放着一壶酒,两个酒杯,一碟素菜,独酌于此。
对风小酌,深山之中,竟有人怀如此雅兴!!
石头连忙走上前去,看那秀士,疏眉阔目,面若莲花,双目有灵光,鼻口无灾纹,穿着一身素白织金圆领衣,头上戴着白玉冠,腰间束着一根菜玉带,一块紫色莲花玉佩垂着穗子,石头有些眼熟,似在哪里见过。
那人举杯独酌,心在浮云间,见石头前来,也不回头,微微笑道:“石头小师父,既已来此,何不来饮一杯?”